2024-02-02
馬大元
你也許聽過「不為五斗米折腰」、厭倦官場文化,做了八十餘日縣令就辭歸故里的陶淵明。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這樣的人,在現今世界還找得到嗎?有能力坐高位、賺大錢很厲害;經歷人生的顛峰後,又可以不在意一切……在我眼中,這才是真英雄!
閱讀更多
2024-01-28
吳淡如
不是一棵不能動的樹,必須一直站在那裡被園丁修剪成奇形怪狀。過去不能重來,你只能、也只好告訴自己:不被期待,更能做自己。
閱讀更多
2024-01-09
優照護
編按: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統計,2022年扶養比為42.2,每4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而推估至2030年高齡人口增加、工作人口更少,平均每2.7人就要扶養1位長者,到了2050年,扶養者更只剩下1.4人!面對扶養比陡升,一旦家中長輩需要照護,恐怕人力調度成難題。曾有網友表示長輩在家沒人顧,容易發生意外,但想把老人送到安養院,卻淪為「不孝」的代名詞,甚至被指為「遺棄」,引發兩派論戰。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指「不知道曾幾何時開始,在台灣把老年人送往安養院是一件被認為子女不孝、父母丟臉的事情。明明在事實上,是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會發生意外,也避免一個人胡思亂想才送去的,何況安養院也是要付錢的,怎麼會淪為不孝的代名詞?」對此,有網友認為把長輩送到安養機構「像是被遺棄」、「餘生在一個不認識的環境、沒有家人陪,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有能力就請外籍看護,加食宿一個月也才3萬,多站老人家的角度想想吧」。另一派人則認為,「安養院24小時有護士和長照師隨時顧著,不會離開視線,對長輩來說反而比較安全」,而且外籍看護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動作粗魯還要看運氣,求遇到好一點的」。更有人直言:「說要自己顧的,24小時顧個3天就知道了」。難道居家親顧才是「真孝道」?究竟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怎樣做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4-01-0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勇敢」,是關乎第三人生能否過得精彩的關鍵字。一般人仍在職場時,都是相對勇敢,不會輕言放棄,因為這樣才可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退休進入第三人生,很多人因為沒有生存的壓力,就開始畏縮,早早放棄了追求有趣的生活,然後無所事事,日復一日。
閱讀更多
2023-12-19
優照護
編按:本週五(12/22)就是冬至,應景免不了吃湯圓,加上年節美食多,麻糬、湯圓、年糕、果凍等黏稠滑溜的食物,都可能暗藏「噎到」風險。專家提醒,上了年紀吞嚥功能退化,如果噎到千萬別「大力拍背」、「挖喉嚨」,因為反而可能讓食物卡得更深。如果長輩被噎到,而病人意識清醒,還能配合動作,可以採取哈姆立克急救法;若是沒有呼吸、心跳,就要趕快進行CPCR,同時打119求救。而平常進食時,也要特別注意用餐環境與食物形狀、大小,餐桌上多備一杯水,就能降低吃飯噎到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2-04
優照護
「一般老化」與「老年症候群」還傻傻分不清嗎?其實它們有所不同,經常會被誤解和混淆。健康的長輩雖然身體功能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在一般狀態下,自然的老化通常不至於影響個人執行日常生活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3-11-27
胡肇芳 整理
萬安生命集團榮譽董事長吳珅篁,11月22日在家屬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60歲。集團發出聲明深感哀痛與不捨,表示吳珅篁將往生室管理導向專業經營模式,用前瞻思維引領產業創新,不僅是1位企業家也是1位慈善家,對社會秉持付出愛心,讓善循環,成為行善的目標。吳珅篁與今年3月罹患腦瘤病逝的龍巖集團總裁李世聰、70歲的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並列殯葬3大亨,家族3代都從事殯葬業,父親吳伙丁1965年於一殯落成後,成立「萬泰禮儀用品公司」,為當地百家葬儀社的鼻祖,曾處理數千具無名屍的後事,被外界稱為「殯葬界善人」。吳珅篁25歲時以5萬元開設「萬安禮儀鮮花店」起家,在殯葬3大亨中年紀最小,卻最早交棒,10多年前就因健康因素,將事業交給弟弟吳賜輝。吳珅篁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18歲時感到關節不適,當時未查出病因,23歲劇痛後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已近40年。
閱讀更多
2023-11-17
優照護
秋傑是家中獨子,從小就備受父母寵愛,讓他受最好的教育,並且出國深造。但他並沒有因為這份「寵」,就忘了父母的辛勞,即便留學回國找到高薪的工作,也堅持每兩三天就回老家探視父母。如今,他更體會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因為父親近年失智需要人照顧,而他身為獨子,父母除了他還能依靠誰呢?
閱讀更多
2023-11-15
陳亭均
(今周刊1404)楊小梅曾經不願面對自己的身世,對身為新住民的她而言,那段故事太心酸,她也害怕落入社會的刻板 形象 。而當她真正找到認同時,她終於成為幫助他人的那方。
閱讀更多
2023-11-06
優照護
洗頭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去除頭髮和頭皮上的污垢、油脂和汗水,保持頭髮和頭皮的乾爽、減少頭皮屑問題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及減輕壓力和緊張感,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這項看似簡單又日常的例行事務,一旦當長輩因健康問題臥床而無法自行洗頭時,便會成為一項較為複雜瑣碎的工作,需要有人來協助他們完成。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