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郭美懿
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20%。隨著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失智症發生率也隨之增加;65歲以上約每13人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80歲以上更上升到約每5人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22-02-08
黃惠如
走路太平凡了,畢竟多數人都會走路,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創造多走路的機會。最新科學發現,只要前腳接著後腳一步步往前走,走六個月,就能將大腦裡的時鐘往回轉。
閱讀更多
2022-02-07
沃西・史托克
覺醒是一種巨大的內在力量,擁有這種力量,一切外來的負面能量都不能真正將你擊敗,你依然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因為你知道,沒有什麼能奪走你內在的珍寶,使你失去人生的意義與方向。踏上覺醒之路的你是勇敢的。你知道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不會被外界環境、世俗眼光或偶然的機遇所迷惑。你與眾不同的想法和真心期盼的目標,是通往喜樂的門戶。或許你不被允許展現真實的本性,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試著召喚心中確實存在的韌性。擁抱這股恆毅力,反擊漠視你的任何事物。你覺醒的本性將激發勇氣,摧毀虛假。
閱讀更多
2022-01-28
黃惠如
每堂瑜伽課最後,我都會請同學們將手貼在心的位置,「謝謝身體,謝謝呼吸,謝謝自己,謝謝自己的不容易」。
閱讀更多
2022-01-19
傑森‧塞爾克, 愛倫‧里德
「忙碌才好,多做一點」心態,對身心有害。制定計畫時,短期成果目標應該要比較實際。最常看到的錯誤就是「目標設得很高,希望能盡量做到」,原因出在它對你我自信心所造成的影響。更別提,這樣的目標有很高的可能性會失敗。
閱讀更多
2022-01-14
傑森‧塞爾克, 愛倫‧里德
我們天生就會聚焦在「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大腦就是會執著在問題上,若沒有適當的訓練,幾乎不可能就此打住。最有效的思想控制方式, 就是有策略地將問題和負面思考,轉換成「能做什麼加以改善」,或是所有其他解方導向類型的思考。
閱讀更多
2022-01-05
傑森‧塞爾克, 愛倫‧里德
完美主義者心態會摧毀各種績效表現水準的自信心,隨著競爭更加激烈,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跟著加深。專注在問題上,會削弱你的自信心,而專注在解決方案上,則會增長你的自信心。
閱讀更多
2021-10-27
伊莉莎白.德依
負面的想法往往不會告訴我們事實是什麼。它們可能是悲傷、恐懼、難過、已經過時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的產物。
閱讀更多
7/ 18
第 7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