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2
揚生慈善基金會
我時常在演講時會問一個問題:「你認為財富傳承對家庭成員來說重不重要?重要的請舉手。」
閱讀更多
2019-09-10
媽媽經 / Reese
2019年,第一代頂客族夫妻時至中年,有人優遊自得,認為夫妻兩人有彼此一生就很完整,有人年過40突然很想要孩子,無奈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這些第一批頂客族的生活過得如何?他們後悔了嗎?
閱讀更多
2019-09-05
小虎文
「林杰樑醫師被稱為『俠醫』,黃勝堅醫師則叫我『怪俠』,我覺得蠻會形容的。」許禮安自己笑稱,24小時不關機的習慣,是從急診室開始,最久還可以追溯到「B.B CALL」時期,他已經有不關機的習慣。「我隨叫隨醒,在半夜接電話能迅速回應問題。」
閱讀更多
2019-07-16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例如,有錢人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穿什麼衣服?日常的消費習慣如何?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2019-07-09
愛長照
對華人來說,「下流」與「無恥」是同義字,但是對日本人來說,「下流」其實是指「中低收入戶」,與「上流社會」相對的底層階級,「下流老人」指得就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
閱讀更多
2019-07-08
黃軒醫師
對於每個人,不僅是對想好好善終的人而言,家都是最熟悉、最有情感歸屬的地方。每個人都想回家,但是那要看有沒有家人如此支持善終,有能力在家照顧病患,一直到過世,做到美好善終。「每個人都有家,但不見得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能力與共識,有些家人根本無法在家好好善終...。」
閱讀更多
2019-06-03
郎朗、大衛.里茲
如果你的2歲兒子是一個音樂天才,而你只是貧窮的小公務員,根本沒錢沒人脈栽培他接受名師指導,你該怎麼辦?一齣真實得令人心痛流淚的家庭戲劇:一位百年難得一見的音樂天才、永不放棄的執著父親、為愛犧牲的溫柔母親,他們以近乎偏執的強烈意志,衝破世俗困境,終而締造了燦爛的傳奇──郎朗。
閱讀更多
2019-05-21
夏洛特.亞伯拉罕
根據每年發表一次的《世界幸福報告》,亦即幸福學界公認的黃金指標,幸福由六大要素組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capita)、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支持(以艱難時期是否有人可依靠做為衡量標準)、信任感(以認為政府與企業是否貪腐作為衡量標準)、慷慨程度(以近期捐獻做為衡量標準),以及認為自己是否擁有做出人生重大決定的自由。
閱讀更多
14/ 17
第 14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