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指標

顯示第 2412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從呼風喚雨的高薪台幹,淪落小8歲老婆瞧不起的中年魯蛇!44歲那場中年裁員,顛覆了他一生

tCol 2020-11-18

洪雪珍

從呼風喚雨的高薪台幹,淪落小8歲老婆瞧不起的中年魯蛇!44歲那場中年裁員,顛覆了他一生

沒失業前,冠宇原本任職於半導體公司,後來被外派到大陸擔任研發主管,公司大、職位高、薪水優,也算是呼風喚雨,不可一世。妻子小他8歲,是大陸一家龍頭企業的公關主管,兩人結婚時,郎才女貌,羨煞不少人。

閱讀更多

「我曾想過,就離開算了…」工程師痛哭告白:一份薪水養老婆和2個孩子,愛實在太沉重了

tCol 2020-11-11

郭彥麟 醫師

「我曾想過,就離開算了…」工程師痛哭告白:一份薪水養老婆和2個孩子,愛實在太沉重了

愛裡頭是充滿矛盾的。但也唯有愛,才能包容如此多而難解的矛盾。

閱讀更多

中年後擁有更好生活的4方法!熟齡媽媽:我不圖子女養我,只求他們以後過得比我好

tCol 2020-11-09

寬寬

中年後擁有更好生活的4方法!熟齡媽媽:我不圖子女養我,只求他們以後過得比我好

女兒出生後,我請了一位阿姨幫我料理家務。阿姨姓王,四十多歲,半輩子待在農村,老家有二十畝薄田。晉北土地貧瘠,二十畝全種了玉米,豐年時,全家年收入四萬多。來我家打工,是她第一次從村裡出來,也是她們村第一個敢獨自出來打工的女人。這麼勇敢,是為了掙錢供女兒上學。王姐有兩個女兒。農村重男輕女,旁人勸她:「好歹得再生個男娃,不然老了誰養你。」她不聽。

閱讀更多

放屁放得越多不一定健康,是大腸癌前兆?醫師完整解析:放屁頻率增加的原因

tCol 2020-10-27

NOW健康

放屁放得越多不一定健康,是大腸癌前兆?醫師完整解析:放屁頻率增加的原因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屁放得越多不一定健康,有些情況會導致放屁頻率增加,若排便狀況有改變,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網路流傳「連環屁恐怕是大腸癌前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閱讀更多

外食久坐族易升糖又代謝不良,每天練一招預防糖尿病上身

tCol 2020-10-15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

外食久坐族易升糖又代謝不良,每天練一招預防糖尿病上身

三高慢性病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人40歲以前就罹患糖尿病,特別是在亞洲,糖尿病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20幾歲的病友也不少見。

閱讀更多

鼻子噴嚏打不停,是氣血循環太差!白雁教一招「流好汗」,改變過敏體質

tCol 2020-10-15

李易紓

鼻子噴嚏打不停,是氣血循環太差!白雁教一招「流好汗」,改變過敏體質

過敏性鼻炎困擾了杜媽媽40年!只要天氣一變化,或是連日下雨,甚至被花粉、香水刺激到就開始打噴嚏,接著眼淚鼻涕流個不停。中西醫吃藥打針、針灸、噴劑都試過,只能暫時壓制住症狀,卻不能讓過敏不發作。

閱讀更多

握力差,易腦中風、心肌梗塞!醫師:,2方法遠離「肌少症」,降低許多疾病與意外風險

tCol 2020-10-06

NOW健康

握力差,易腦中風、心肌梗塞!醫師:,2方法遠離「肌少症」,降低許多疾病與意外風險

知名演員洪雷8年前在戲劇中,一幕「爆橘拳」震驚全台,成為當時的熱搜話題。然而現實生活中,握力與死亡風險有密切關係,日本NHK節目「ガッテン!」(GETTEN)介紹了1個「久山研究」,在日本富岡縣久山町(福岡県久山町),1項59年間的調查發現,握力越低的住民,死亡率也就跟著提高。

閱讀更多

有糖尿病別慌,「三管齊下」多數能控制,醫師:破除迷思!真要打胰島素非最壞選擇

tCol 2020-09-17

李易紓

有糖尿病別慌,「三管齊下」多數能控制,醫師:破除迷思!真要打胰島素非最壞選擇

糖尿病是熟齡族群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糖友人數已經超過220萬人,其中有5成無法透過現有藥物,讓糖化血色素達標,尤其飯後血糖控制的狀況普遍較差。醫師表示,透過藥物、飲食、運動等三管齊下,多數患者能讓糖化血色素下降,但也正因為血糖穩定與否,關係著糖尿病能否獲得良好控制,如果藥物已經無法發揮穩定作用,就必須借助胰島素的介入。

閱讀更多

帶你幸福逛》紙隧道、金庫咖啡廳,還有教堂藏設計!台中5個「拍美照」必踩景點

tCol 2020-09-16

蔡佳玲

帶你幸福逛》紙隧道、金庫咖啡廳,還有教堂藏設計!台中5個「拍美照」必踩景點

身為中台灣之首的台中,這幾年藝文、設計的熱潮不僅沒退燒,反而更蓬勃,走在市區、小鎮逛學堂,隨處可以巧遇愈趨成熟的街區設計所帶來的驚喜。美術館、老書局、舊糖廠和教堂,還有難得一見的紙張博物館,帶點文青味的人氣新熱點,用創意包裝在地文化,表現台中美。

閱讀更多

忘東忘西就是失智症前兆?醫師:老化健忘、阿茲海默症這樣區分

tCol 2020-09-01

林芷揚

忘東忘西就是失智症前兆?醫師:老化健忘、阿茲海默症這樣區分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失智症已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算,國內目前約有28萬失智症患者。提醒民眾,健忘與失智症的記憶衰退不同,但若懷疑失智可能,應儘早就醫檢查。另外,與壓力相關的憂鬱、焦慮等心理病症都是大腦健康的警訊,未經妥善治療的憂鬱症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素之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