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數位內容部
隨著台灣社會步入高齡化,許多熟齡民眾除了面對身體健康的挑戰外,心靈孤寂更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為此,任林 教育基金 會推出「人生自傳書」陪寫到府服務-「憶起優復」服務,並於5月起正式在「優照護」平台上架,透過書寫人生和敘事治療,提供長者心靈的慰藉和支持。
閱讀更多
2024-05-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曉娟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跟先生關係不錯,兒女也都成年且懂事,但最近卻有一件事讓曉娟很煩惱。起因是曉娟剛出社會的兒子帶著女友回家住,雖然女方是因為實習關係,才來借住1個月,但在外縣市工作半年多的女兒回家後得知,卻大發雷霆,覺得爸媽不在乎她的感受,隨便讓一個外人住進來,讓她感覺不自在。「女兒是專程回家幫弟弟過生日的,但跟爸爸討論完這件事後,就沒有出來吃飯,女兒說我們把她當作『潑出去的水』…」曉娟揪心地說,兒子跟女友交往了1年多,小倆口感情好,他們夫妻也把女孩當未來媳婦看待,尤其女方是從南部北上求學,就像曉娟當年隻身來到異鄉一樣,所以能住進家裡好好照顧,也是件好事。可是女兒對這件事耿耿於懷,這可難住曉娟了,「兒子、女兒我都愛,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2024-04-10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日前國防部長邱國正因兒子陷入召妓風波,一度打算辭官負責,面對媒體追問,向來給人鐵漢印象的他也忍不住哽咽。邱國正說,孩子點的火一定要承受,火燒是痛的,但自己不會幫兒子救火,而家人會做兒子的心靈支柱,「畢竟他是我的孩子,這我們要承擔。」孩子永遠是爸媽心頭上的一塊肉,然而當孩子成年後,他人生路上的包袱與過錯,為人父母是否也該概括承受?
閱讀更多
2024-03-07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雖然我愛我的家人,但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個人空間和自由。拒絕過分的要求,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家人跟自己。拉出一些空間,我們才有呼吸的可能。
閱讀更多
2024-02-1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每一個人都需要跟其他人產生連結,這是生而為人的需求之一,如果跟父母住在一起,或許時常可以感受到人與人的互動跟連結;但住得遠的,在與家人通電話時,是否也曾有突然不知道要說什麼的經驗?
閱讀更多
2024-02-05
KURAMA
日本現在擁有金融資產的人和沒有金融資產的人漸趨兩極化,持有100萬日圓的人已算是少數。大多數人的習慣使他們難以存到錢,必須採取一些方法才能累積平均以上的存款。
閱讀更多
2024-01-15
郭美懿
編按:慟!台灣曼德拉施明德,因肝癌於1/15病逝!對於這樣反貪腐運動家的離開,媒體人陳文茜、游盈隆(現為台灣民意 教育基金 會董事長等職務)等多位親友都相當不捨。陳文茜哀悼施明德「永遠的革命領袖、反貪腐運動家」,永遠闔上眼睛了。游盈隆曾感念,「施主席一生為台灣民主、自由、人權奮鬥打拚,坐牢超過25年,堪稱台灣曼德拉,對社會有莫大貢獻。」而施明德對家庭、身邊親友的愛,也從未有少,對於父親的離世,其愛女也獻上深深告白,「父親總把每一次生日,當作最後一次,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沒有遺憾,只有完整的、完美的愛。」
閱讀更多
2024-01-04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農曆年快到了,「去哪裡圍爐」是否也成為你或妳的困擾?為什麼一定要去婆家圍爐?為什麼不能回娘家過年?好想在春節帶著孩子出國,長輩卻堅持一定要在老家團聚才叫過年……都什麼時代了,為何還要這般守舊?除夕圍爐不過一頓飯,豐不豐盛是其次,倒是去哪裡吃,更像是家庭關係中各自立場的另類角力。也因此,只要是自己的「想要」被忽略、或不被重視時,我們很容易覺得被攻擊!而「反擊」,也就成為夫妻吵架的開始。
閱讀更多
2023-12-15
陳啟祥
踏入投資市場其實就如同出航,尋找獲利的契機,同時也會伴隨著風險的存在,因此好好了解並思考自己所處的情況,才能達成理想的財務目標。這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我想這世界上也不存在著輕鬆賺錢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3-12-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不聽話就是要罵啊,要不然怎麼會乖」、「媳婦嫁過來就是要照顧婆家」、「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都是為你好」…在即將迎來2024的現在,上述傳統觀念似乎已隨時代遠去,但現實中有許多人會發現,過去老一輩讓自己不以為然的行為模式,卻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複製到自己這一代身上,然後理所當然地用這樣的模式在生活、經營關係。而這樣的「複製模式」,又自然而然地被沿用在下一代身上,這就是所謂的「代間傳遞」。
閱讀更多
2/ 8
第 2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