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陳子萱
從電唱機到智慧手機,英語教父賴世雄長年為自己打造英語環境,但其實不論媒介為何,「敢」才是關鍵。他的「敢」其來有自,先天來自幼時調皮;後天,則源於大學摯友的啟發。
閱讀更多
2023-06-18
郭葉珍
編按:被譽為最暖心的國民媽媽郭葉珍,育有一雙兒女,當被憂鬱困擾的女兒想自殺,郭葉珍沒有急著責怪:「妳怎麼可以想要自殺!」當兒子決定休學往興趣發展,郭葉珍沒有強力施壓:「至少把大學念完!」郭葉珍:「如同其他親職 教育 專家,我們家的教養方式幾乎可印證所有理論。然而,到了後青春期,所碰到的種種考驗,書上卻都沒教過......」面對已是半熟大人的孩子,國民媽媽是如何與其相處、對話呢?
閱讀更多
2023-06-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新聞報導,台中一名18歲的賴姓高中生繼承價值5億的不動產,卻在與夏姓男子登記結婚2小時後,離奇墜樓身亡,引起多方面關於繼承問題的討論。而高中生法律上的祖父,其實是他的生父,更讓這個事件,增添許多的討論熱度。筆者今日,想從預防糾紛的角度分享:「如何運用法律上的信託制度,照顧財產管理能力不佳的親屬(例如:本案中的18歲高中生、未成年子女、身心障礙子女、年邁的父母親、生病的親屬、或是近期新聞報導的一位繼承大筆土地,卻吸毒敗光祖產的富二代)。」新聞報導,高中生的財產,多數是祖父生前用贈與的方式移轉給高中生。我思考,或許祖父的想法是:「希望在自己走後,高中生能用這些財產,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畢竟有錢好辦事。」
閱讀更多
2023-06-12
史蒂芬.柯維 , 辛希雅.柯維.海勒
多年前,我為一群人上課,內容是我現在命名為「追求向上人生」的主題。我看到聽眾裡有一個人很興奮,一直想要與周邊的人講話。我很想跟他談一談。演講結束後,他解釋,他是巡迴法官,明年就要滿六十五歲,他一向認為到這年齡就該退休。我的話點亮他,他發現自己還有更多可以貢獻,並且地位也恰當。他自問:幹嘛到年齡就不工作?他多年的服務已為所在的社區帶來正面影響,況且他仍十分熱愛本身的工作。他發現他所住的城市,需要他協助解決他十分熟悉的複雜問題,而且那類問題一直在增加。他透過向上心態展望未來,發現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可能還等在前方,他為此感到精神一振。
閱讀更多
2023-06-12
陳乃菁
在照護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最讓照顧者棘手的問題之一,當屬如何克服患者強烈抗拒洗澡這件事情。曾有家屬告訴我:「乃菁醫師,每當我幫爸爸洗澡,他就會打我,但我怎麼忍心讓他一直骯髒下去?更糟糕的是我的兄弟姊妹都不知道這過程的辛苦,直到後來我終於忍不住把過程錄影下來,讓大家看見我一邊哭一邊幫爸爸洗澡的樣子,他們才終於知道幫失智患者洗澡這件事原來這麼難!」
閱讀更多
2023-06-09
丹尼爾.高曼, 理查.戴維森
《EQ》之父暨情緒 教育 大師丹尼爾.高曼聯手腦神經研究先驅理查.戴維森,在達賴喇嘛的鼓勵之下,聯手世界級各領域科學家,不受限於宗教信仰,以嚴格的科學實證,證明靜觀練習可以管理造成身心傷害的破壞性情緒。
閱讀更多
2023-06-07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在華人家庭互動中,婆媳相處永遠是亙古難解的習題,我們總認為傳統婆媳應該是和睦相處、相敬如賓,最好能像母女一樣有愛、有連結,但婆媳關係真的就應該如此嗎?
閱讀更多
2023-06-06
謝富旭
一個在職場上腳踏實地、認真努力的人,踏入投資領域,往往會變成好高騖遠、投機取巧的賭徒!為何會有這樣的落差?值得玩味。編按:原文發表於2022-12-26,文中所設計的投資組合在2023-5-31資產總值為115萬元,報酬率12.7%,預期可領現金股利約5.5萬元。讀者有興趣可以自行查看原本的投組情形,投資路上,慢慢來真的會遙遙無期嗎?
閱讀更多
2023-06-0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生離死別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近日就有一名老奶奶在辭世前,要求家人找人「幫她洗澡」,未料洗完澡當天晚上,奶奶就在睡夢中安然離世,許多網友都看哭了。一名女網友透過Dcard發文透露從事「幫老人家洗澡」的工作,日前她與同事前往一位老奶奶家中協助沐浴,將浴缸放置妥當、放水等待水溫適中時,老奶奶的兒子走來與她小聊幾句,對方表示奶奶如果在醫院、沒有插管的話,早就走了。等到兩人結束談話,原PO將奶奶扶進浴缸,並貼心地詢問「水會不會燙」,奶奶還搖頭回應表示不會太燙。
閱讀更多
2023-06-05
優照護
許多人上了年紀之後,脾氣會逐漸改變,甚至變得不好相處。其實老人家並不是故意要為難他人,只是很多心事沒人了解,情緒就會常常上下起伏。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