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NOW健康
青光眼和白內障都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科疾病,白內障是因水晶體混濁,阻礙光線進入眼睛聚焦在視網膜上,而產生視力模糊的眼疾;青光眼則是視神經遭受破壞,先產生局部視野缺損,缺損範圍逐漸擴大,最終影響到整體視力的疾病,兩者看似成因不同、毫無關聯,然而實際上白內障有可能引發急性青光眼,尤其是有遠視的人最為常見。
閱讀更多
2023-08-24
翁申霖
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愈來愈多店家響應「待用餐」文化,盼能讓弱勢 族群 也能飽餐一頓。近日有一暖心店家分享,一名喑啞父親帶著兩個孩子前往咖哩店想領取待用餐,並客氣的只點兩份給孩子,老闆一看見這位爸爸的手寫紙條,便悄悄準備了足夠的份量讓這一家人能夠溫飽,文章一曝光感動21萬名網友,讓不少人直呼「看了鼻酸,謝謝有大愛的老闆!」
閱讀更多
2023-08-23
NOW健康
台灣夏季高溫多次創下歷史紀錄,造成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的人數增加,根據衛福部資料,光是今年7月1日至15日,熱傷害就診人數就已達470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6倍,而全球均溫更於今年7月的第1周內破3次紀錄,面對節節高升的氣溫,若未做好避暑的準備,很有可能就會引發中暑,使人出現低血壓或體溫升高,卻未出汗等中暑症狀。究竟什麼是中暑?待在室內也會中暑嗎?又該如何預防呢?
閱讀更多
2023-08-22
林暐鈞、郭美懿
傳統60、65歲屆齡退休才是享福的觀念,隨著台灣走向高齡化社會而逐漸鬆動,有越來越多案例顯示,老後依舊活躍職場,也是另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閱讀更多
2023-08-15
數位內容部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隨著年紀增長,心臟瓣膜會增厚鈣化而失去正常開闔功能。但高齡長者常因為害怕手術而延誤就醫,其實現在可經由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提供高齡者及高風險手術者一個安心的治療選擇。
閱讀更多
2023-08-14
胡肇芳、郭美懿整理
「歌神」張學友時隔4年再度開金嗓,吸引許多粉絲到場支持,不過就在周日(8/13)馬來西亞這場演唱會上,當張學友邊唱邊走到延伸舞台時,竟直接跌坐在地上,嚇壞不少觀眾。事後他解釋從小就患有內耳不平衡(梅尼爾氏症),幾乎每年都會發作1次,在演出前半小時,就突然開始頭暈。其實不只歌神苦於「梅尼爾氏症」,退隱歌壇的台語天后江蕙據悉也患有同樣毛病,醫師指出,「梅尼爾氏症」至今在醫學上無確切成因,有一說是基因遺傳,但也有人說是與壓力過大有關,但通常不是單一原因造成,可能受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飲酒過多等誘發。
閱讀更多
2023-08-11
郭美懿、趙閎毅
登革熱在南台灣持續發燒,僅8月第1週(2023年8月1日至8月7日)就新增 264 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截至8月9日總體病例已達1260例,創近10年同期新高,疫情甚至燒進台北市,為10多歲少年前往台南活動後返北發病。目前全台千例患者中,又以60歲以上熟齡者占41%,疾管署呼籲,長者是登革熱重症危險 族群 ,但症狀不典型,應注意嗜睡、噁心、胸口不適等徵兆。
閱讀更多
2023-08-11
林靜如, 鍾依庭, 彭志煊
編按:曾以律師娘之名協助許多主婦創業的林靜如,在陪伴父親走過人生最後那段路後,才深刻體認到:多數人總在老後遇到突發狀況,驚覺自己沒有做好財產規劃,於是必須面臨生活上的問題或困境;又或者忘了為自己最後的尊嚴與自主意志做好安排,讓後人為了自己身後事產生嫌隙。透過分享這些年在律師事務所聽聞的各類人生故事,並邀請律師從法律觀點出發,給予讀者財產規劃與傳承上的說明、建議及剖析,期望大家明白事前安排的重要,讓自己與家人在遇到無法預期的意外來臨時,可以從容安然的面對未來人生。
閱讀更多
2023-08-04
楊賢英
看到我幾乎每天下廚,有些人會對我說:「那是因為妳比較有空閒,所以才有辦法這麼勤快地自己煮」。的確,對於時常沉浸在追劇及滑手機的人來說,當然是困難的,並不是我不需要娛樂休閒時間,但仔細想想,如果把時間精力花在經營健康上,長期下來絕對不會後悔的,有兩個小孩的職業婦女的我能做得到,任何人只要有心也都能做得到。
閱讀更多
2023-08-04
楊賢英
尤其像我這樣的年紀,特別在意「吃」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自然知道什麼時候的食材是當季最新鮮以及買進價格最佳,當你在家吃著用5元一斤買進的番茄還加了滿滿蔥花的番茄蔥花炒蛋時,邊看電視新聞播報說「最近番茄一斤140元、蔥一斤也要250元」,難道不會覺得很爽嗎?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