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7
樂透人生─吳家揚
近期國際金融和國內保險業的亂象,讓不少準備待退族心慌慌,擔心奮鬥大半輩子攢下來預備退休用的老本,會不會莫名其妙地跟著減損,遭受池魚之殃。
閱讀更多
2023-04-16
栗原毅
目前已經證實,有兩樣食品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更棒的是,這兩樣都是各位身邊可見,同時也是大家都愛的食品,那就是巧克力與酒。(原文刊載於2019/1/30,更新時間為2023/4/16)
閱讀更多
2023-04-14
胡肇芳 整理
據衛福部日前統計,2021年有1813名國人因跌倒死亡,在65歲以上長者死因中排名第2。名導演吳念真日前出席一場活動時就表示,自己之前住在山區透天,光是樓梯就50幾階,自己與老婆都曾在樓梯跌倒,現在年紀漸大,最近也買下台北市88坪的大樓住宅,讓他自嘲:「我今年72歲了,還在為房事煩惱!」,也驚訝北市房價非常高。
閱讀更多
2023-04-12
陳文茜
陳文茜數次與死亡擦身後的生命書寫:我想告訴天下所有的親愛的你們,人不是緩緩衰退的,一個疾病可以用一年老十歲的速度,甚至用逼著人快速墜向晚年的方式,直接通報你,歲月、回憶、曾經,尤其健康,多麼珍貴。
閱讀更多
2023-04-11
鄒開蓮, 盧智芳
所有人際關係的殺手,就是比較,一旦所有問題都拿出來比較,就會覺得不公平,出現怨懟後,就很難包容欣賞,也愛不出來了。
閱讀更多
2023-04-11
黃明惠 整理
「兒子把房子賣掉,父母住超商」、「長孫把透天厝賣掉,阿嬤噴漆抗議」,近期兩起社會事件都引發民眾關注,無獨有偶事情都發生在台中。兩件事情會引發討論,就在於民眾討論父母老年到底該不該把財產過戶給子孫;不過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但只要遇到「錢」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會延伸出各種爭產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4-07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飲食與癌症發生率密切相關,醫師表示,包括胃癌、大腸癌等6種癌症都是吃出來的;毒物專家表示,日本與韓國因分別愛吃味噌、泡菜而是胃癌大國,研究發現,味噌湯喝越多,胃癌風險越高,因鹽分含量高,而高鹽食物會傷害胃黏膜,增加罹癌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4-06
游能俊, 黃惠如
編按:為什麼三餐吃得那麼少,那圈肚子還是消不掉?多吃蔬菜、水果,平常還會多走路,腰圍怎麼反而愈來愈寬?明明不愛甜食、不吃消夜、BMI也正常,怎麼就得了糖尿病?醫學證實,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600萬人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關鍵就在肚子上的那圈「脂肪」。所謂醣胖,就是攝取過多的醣類,加上長期久坐活動少,導致體內囤積肝糖、體脂肪,致使我們陷入「胰島素阻抗」危機,這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而且,更容易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的,是潛藏在一日三餐中看似無害的「醣類」食物,包括飯、麵、麵包等主食,以及搭配的調味醬料與加工食品,比起可見的糖,例如蛋糕甜食、珍珠奶茶等,更容易讓我們失去警覺。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游能俊醫師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自己也曾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體脂率從30%降到18%,6年來體脂率都維持在20%以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2023-03-29
鄒彤文
當我將結婚的消息告昭家人之後,立刻被大姑姑罵到臭頭,她說我是為了逃避生活才去結婚。叛逆鬼如我當然回嘴沒有,但其實我不懂她到底在說什麼。我只知道我對自己的家人感到厭惡。我不想見到兩個花錢如流水的弟弟、想讀私校就讀私校的姊姊,還有一直要我做家事,跟我拿錢的阿嬤。
閱讀更多
2023-03-28
癌症希望基金會
乳癌是國內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每年新增約1萬4千多名病人,其中每4人約有1人是HER2陽性。HER2的標靶藥物療效佳,但是費用十分昂貴,很多病人花光積蓄還是無法支付龐大的醫藥費。目前已有和原廠標靶藥療效相同的「生物相似藥」,費用約少了2至3成,可以減輕病人經濟壓力。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