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5
簡秀枝
別來無恙,久違了,八十三歲的雕塑大師朱銘,五月八日舉行「木浮雕」近作發表,取名《浮生》。這是他藝術創作一甲子,對浮生歲月的體悟。
閱讀更多
2021-05-04
佐野洋子
後來,母親臥床不起。即使一直躺在床上也是失智狀況。明明失智了,有時還會說出驚人之語。「妳就把一切都忘了吧。」整天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由於拔掉了假牙,臉變得更小。嘴唇陷入嘴巴裡,臉色顯得有些黃。然後接下來的事,我幾乎都不記得了。因為我的乳癌復發移轉到骨頭,無法走路。母親走的時候,我可能是拄著拐杖或坐在輪椅上吧,我也不知道。在我的印象中,我是站在醫院病房的床頭,一直看著過世的母親。母親和在養老院一樣,看起來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但已經成了一具屍體。我認為母親在養老院痴呆地臥床不起時,就已經慢慢變成屍體了。我也不記得我是怎麼去到火葬場的。
閱讀更多
2021-03-10
呂秋遠
梅根與哈利,你看到了什麼?如果你看到的,是這對前英國王室夫妻,背棄原有的皇室責任,還不願意放棄禮遇,逃避到美國,那是一種看法。也有人認為,他們夫妻在美國,販售自己的皇室故事牟利,讓女王與當了69年的皇太子老爸非常尷尬。甚至還有人認為,哈利原本很乖,都是外來的梅根教壞他的,聽起來更符合台灣某些人的觀點(我兒子很乖,都是媳婦帶壞他的)。不過,如果可以,請寬容一點看待這對夫妻,也不妨可以對照自己的想法,有沒有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的方向。
閱讀更多
2021-02-25
陳雅琳
20210629編按:51歲知名導演魏德聖,在去年8月為新作《臺灣三部曲》啟動募資計畫,總計募到1億多元,卻傳出受到疫情衝擊,積欠劇組薪水因此宣布停工,果子電影表示停工暫定一個月,積欠薪水將於7月結清。先前《臺灣三部曲》宣布開拍日,就從原定的今年8月延至10月,而疫情持續三級警戒,又傳出拍攝團隊解散,就連曾有意投資的國發基金,也是以防疫為首要方向,不過《首部曲:火焚之軀》2024年底上映計畫暫時沒變。
閱讀更多
2021-01-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人世間最難以被取代的關係是什麼?」首先絕對不會是商務合作關係,我想多數人能認同:「商場上,任何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那麼是愛情嗎?「婚既然可以結,當然也可以離!結婚與離婚,都是合法的法律制度!人性上也是如此!」那只剩血濃於水,與生俱來的骨肉至親之間的親情囉?看到自己身邊有許多朋友,甚至孩子都已經讀到國中了,父母還是認為,早上必須幫孩子張羅早餐、送他們上學......,才算有照顧好孩子了!如果從這個角度觀察,似乎父母子女間的親情,應該是最難以被割捨取代的關係了吧?然而有趣的是,最近有愈來愈多的長輩(或是長輩派自己的子女或孫子女先來諮詢)來問我:「吳律師,請問我不想給我不孝的兒子/女兒繼承遺產可以嗎?那要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20-09-03
李佳蓉
乍看之下,是因為這些父母太溺愛孩子,才造成孩子「啃老」,其實不然。我認為,這些父 母愛 自己勝過愛孩子,太害怕孩子背棄他們,於是透過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望、金錢需求,希望孩子一直愛他們。
閱讀更多
2020-07-03
張德明
打不到十個字,淚已盈眶,鼻頭喉頭一陣濕熱,字字千鈞,回憶如浪潮般一波波湧現。媽媽怎麼會不認得我?媽媽怎麼會不記得我?但如果有一天,她真的不記得不認得我了呢?
閱讀更多
2020-06-23
郭瑞祥, 陳建豪
做為單親父親,我最常被問的不外乎三個問題。前兩個問題分別是大兒子和小兒子的近況,第三個問題若捨去修飾與禮貌,直譯為白話文就是:「我真是遺憾,你們父子三人,兒子少了媽媽、丈夫沒了妻子。那現在如今,你們都還好嗎?」
閱讀更多
2020-04-11
李佳蓉
從事保險業多年,一路走來,很多客戶都變成了朋友,我也看著他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理論上,當孩子踏出校園、進入社會,父母就可以卸下肩頭重擔,過起輕鬆的人生,然而,成年兒女無法經濟獨立,倚靠父母的收入度日,這樣的「啃老」例子也時有所聞。
閱讀更多
2020-04-08
白宜君
在高齡化社會中,許多六十五歲的「銀髮族」,身心狀況仍相當硬朗健全。因此,新北市率先開放寄養家庭家長年齡天花板,讓更多「高年級」家長,能為需要安置的兒少奉獻一己之力。
閱讀更多
5/ 7
第 5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