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鄭策允律師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世事無常,只有死亡跟繳稅例外。」高資產人士該如何看待資產傳承呢?首先可以思考是,在「稅務面」,如何合規的降低或延緩稅負成本?除此之外,亦應思考在「非稅務面」上,如何預防家族紛爭?如何確保財富傳承之後,仍然能夠保全資產?
閱讀更多
2022-03-18
溫國信
基金主要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挑選主動型基金時,不能只拿過去的年度績效作為唯一參考,因為上一年績效前茅的基金,次年的績效往往慘不忍睹,所以,主動型基金上一年績效排名的參考價值甚低,這種方法不足取。
閱讀更多
2022-03-14
鄭策允律師
一位民眾詢問:律師您好,我的父親在111年過世了,留下年邁70歲的母親與我。父母白手起家,父親留下現金及上市櫃股票投資合計約400萬、一間市價約3,000萬的房屋(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合計約2,100萬)房屋是父母結婚時購入,貸款已還清,母親名下資產約有現金及上市櫃股票共計1,500萬。 請問律師我需要繳遺產稅嗎?有沒有節省遺產稅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1-12-24
廣告企劃製作
退休後想要好好享受人生,就得提早做好完善的退休理財規劃。2021年臺灣再添1375名專業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生力軍,民眾若想要為未來退休富足的生活做好準備,交給這群專家準沒錯!
閱讀更多
2021-12-16
Dr.Selena楊倩琳
小資如何用不到5萬元成功打造「月月配息ETF」,超強黃金組合曝光!
閱讀更多
2021-11-25
楊倩琳
台灣一般投資人非常愛領配息,不論是股票、ETF、基金,或是其他配息型投資標的,而且有配息還不夠,還必須符合配得夠穩(穩定配息)、配得夠利(金額多),若新的ETF 剛好符合這些條件,則往往會反映在申購的超人氣表現上。
閱讀更多
2021-10-07
林暐鈞
「很高興今天來到這裡,今天也剛好是我60歲生日。」李偉文在《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論壇擔任講者,是牙醫師、作家,也是環保志工的他,擁有趣味、冒險十足的人生,抱持「一生玩不夠」的性格來談熟齡破框,樂活人生。
閱讀更多
2021-09-14
黃嘉斌
編按:作者黃嘉斌在股市打滾超過20年,曾創下傲視證券業的76.3%報酬率。不到50歲就靠「被動收入」擺脫薪資束縛、財富自由,他的訣竅不是天天看盤、殺進殺出,而是:養股,閉著眼睛抱10年。
閱讀更多
2021-08-24
小樂的生存之道
編按:作者30歲前從未接觸股票投資,2010年因緣際會投入股市,卻因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而開始思考研究股市獲利的長勝之道。他發現短線進出並不適合自己,於是遍覽葛拉漢、巴菲特、查理・蒙格、菲利浦・費雪、彼得・林區等投資大師的書籍,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套穩定收取現金的投資組合。
閱讀更多
10/ 15
第 10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