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顯示第 2913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就愛「這款」早餐,連吃20年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醫揭養出癌症11大因素

tCol 2023-07-04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

就愛「這款」早餐,連吃20年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醫揭養出癌症11大因素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閱讀更多

「阿嬤會來接我」3歲女童遭遺棄,警爸送暖當「90天父女」!她31年後越洋尋恩人:馬上認出彼此

tCol 2023-07-04

聯合報/ 記者 林保光

「阿嬤會來接我」3歲女童遭遺棄,警爸送暖當「90天父女」!她31年後越洋尋恩人:馬上認出彼此

美國健身女教練易紀茹31年前受領養到美國,在社福機構聯繫下回台尋根,雖沒找到親生父母,但終於與曾有90天「父女情」的警員許順和相遇。

閱讀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難辨別,她跑各科竟服42顆藥!整合醫學醫師教10招助降低藥物治療、回歸良好生活

tCol 2023-07-04

林暐鈞

自律神經失調難辨別,她跑各科竟服42顆藥!整合醫學醫師教10招助降低藥物治療、回歸良好生活

自律神經失調,如今已是現代的文明病,在這充滿緊張、恐慌的時代下,如何平緩自己的情緒,自在生活?對此,卓越健康診所、Hi-Q褐藻生活館主辦,以《現代人文明危機自律神經失調》為題,於7/3登場,邀請台灣整合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劉士銘醫師主講,陪伴大眾找回輕鬆自在的生活。

閱讀更多

「采耳」不慎恐留耳鳴後遺症?醫囑:當心情節嚴重有機率需手術修補

tCol 2023-07-04

NOW健康

「采耳」不慎恐留耳鳴後遺症?醫囑:當心情節嚴重有機率需手術修補

日前有名30多歲男子因「採耳垢」不慎造成耳膜破裂,導致耳鳴發生。其實,不少民眾喜愛用棉花棒挖耳朵,尤其是在洗完澡後更要挖一下耳朵才覺得舒服,然而這樣的行為可能是引發耳鳴的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合庫金董座林謙浩上任2周,猛爆性肝炎病逝…怎麼發生的?醫:4症狀+2關鍵數據就快揪兇手

tCol 2023-07-04

胡肇芳 整理

合庫金董座林謙浩上任2周,猛爆性肝炎病逝…怎麼發生的?醫:4症狀+2關鍵數據就快揪兇手

合庫金董事長林謙浩驚傳週日(7/2)上午因猛爆性肝炎辭世,享壽64歲。據了解,他原本即有B型肝炎,早前到榮總住院治療,卻於周日凌晨不治。林謙浩在合庫金上任還不到二週,即因身體健康因素病故,讓公股金融圈相當震撼。合庫金低調證實董事長林謙浩過世的消息,下午也發出重訊指出,公司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分層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合庫金及合庫銀董座職務,將分別由合庫金總經理陳美足與銀行總經理林衍茂暫代。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則說,肝臟因為沒有神經,所以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肝臟負責身體的垃圾清除與解毒、排毒,即使已經發炎、纖維化或長腫瘤,依舊不吭聲地繼續努力工作,出現可察覺的症狀,像是疲倦、黃疸、水腫、意識不清等,到這時候才治療,通常都來不及了。許金川說,最好的保肝之道就是,沒有B肝帶原或抗體,就應該趕緊打疫苗;如果有B、C肝一定要定期追蹤,必要時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此外,一定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與抽血檢驗胎兒蛋白,才能避免走上肝癌之路。

閱讀更多

動脈硬化不只在冬天,大熱天也可能併發心肌梗塞釀猝死!醫師提醒這樣預防

tCol 2023-07-04

NOW健康

動脈硬化不只在冬天,大熱天也可能併發心肌梗塞釀猝死!醫師提醒這樣預防

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人體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 、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

閱讀更多

吃爆青菜還是不順暢!痔瘡女醫解密「改善便秘飲食」6件事:口感粗≠纖維多「這些菜」CP值最高

tCol 2023-07-03

郭美懿

吃爆青菜還是不順暢!痔瘡女醫解密「改善便秘飲食」6件事:口感粗≠纖維多「這些菜」CP值最高

「便秘」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但大家都以為,只要天天排便就不算便秘,想不到這觀念竟然錯誤!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說,就算天天都有排便,「每次大便卻超過10分鐘」就屬於「排便困難」,需要找出原因和調理治療。而大家都覺得多補充纖維質就能改善便秘,卻搞錯方向吃了許多「纖維質低」的蔬菜,或以為「口感粗」就等於「高纖」,其實這些都是NG觀念!

閱讀更多

不菸不酒、不煮飯還是得肺癌!公費LDCT肺癌篩檢揪出早期肺癌,上路1年救531個家庭

tCol 2023-07-03

郭美懿

不菸不酒、不煮飯還是得肺癌!公費LDCT肺癌篩檢揪出早期肺癌,上路1年救531個家庭

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19年,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當時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2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上路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四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1.1%,減少近7個百分點,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

閱讀更多

誇兒好表現,卻被朋友嗆「失禮」…她這樣做擺脫罪惡感:「自慢」不比較,炫耀子女又不惹人厭

tCol 2023-06-28

盧亞屏

誇兒好表現,卻被朋友嗆「失禮」…她這樣做擺脫罪惡感:「自慢」不比較,炫耀子女又不惹人厭

過去我們被教育要有謙遜美德,即使別人稱讚自己子女,通常要立刻否認並補充連說「不成材」或是「還不成氣候」等等,才不會被視為不禮貌。除此之外,向他人讚美自己的子女,在今日仍是不合禮節嗎?還是有什麼界線或潛規則需要注意?否則一不小心出界,「真心讚美」隨即翻車成為「有意的炫耀」?

閱讀更多

10大癌症殺手》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又罹胰臟癌!她靠這招多活15年,年過50至今生龍活虎

tCol 2023-06-28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饒樹文

10大癌症殺手》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又罹胰臟癌!她靠這招多活15年,年過50至今生龍活虎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