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編按:國標舞女王劉真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於今年2月前往台北榮總接受傳統主動脈瓣膜 置換 手術。術中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先後置放葉克膜及右冠狀動脈支架,後續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裝置心室輔助器。二月下旬及三月初,劉真腦部先後發生栓塞與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院方為她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後,雖一度有起色,最終仍因腦壓過高,於3月22日晚間不幸辭世,享年44歲,令親友與粉絲相當哀痛不捨。-----------------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呢?我們的心臟有四個瓣膜,每個瓣膜就像一扇門,正常的開關可確保血流以正確的方向通過心臟。「主動脈瓣」指的是左心室通往主動脈的瓣膜,也就是左心室的「門」,正常來說這扇門共有3片門片。所謂「主動脈瓣膜狹窄」,指的是這扇門的構造異常,門片無法完全打開,導致部分血液無法正常流通,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主動脈瓣狹窄」的原因包含先天異常與後天退化,輕微者不一定有症狀。治療方法有風險較高的傳統開心手術,以及相對安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 置換 手術」。主動脈瓣膜狹窄,平時有哪些症狀?就醫時要注意哪些事情?相關內容請見下文:(2020/03/23更新)
閱讀更多
2017-08-14
徐易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為7~9年,加上行政院衛生署的報告也顯示,平均照護時間也高達7.3年。假設每月照護費用25,000元計算,平均總共照護費用支出就高達220萬,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是相當沉重負擔,因此需要透過保險轉嫁這些風險。只是,要轉嫁失能風險,應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呢?
閱讀更多
2017-03-24
林思宇
膝蓋痛該怎麼治療才好?坊間各種治療方式五花八門,效果最好的竟然是消炎藥。醫師也提醒,沒有一次見效的療法,最重要的是休息與改變活動方式。
閱讀更多
2016-04-21
林思宇
「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時代來臨!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原本要在胸前畫出二十公分傷口,現在從鼠蹊部○.五公分傷口植入就可以完成,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讓兩年內可能往生者開啟嶄新人生。
閱讀更多
2015-12-25
亞東紀念醫院/亞東院訊
王伯伯從一個月前 置換 人工心臟瓣膜後開始服用可邁丁(Coumadin),聽鄰居說他也有家人在服用這種藥品,很多食物不能吃。曾經因為長時間吃全素攝入大量的深綠色蔬菜,回診時被醫師提醒要注意缺血性中風的發生。王伯伯因此很困惑自己應該如何調整飲食,擔心吃進去的食物會和他所服用的藥物有什麼禁忌。
閱讀更多
2015-11-13
健康醫療網
白內障人口年輕化,目前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是 置換 人工水晶體手術,中華民國視力保健推展協會理事長潘志勤醫師特別為患者整理出手術『瞻前顧後』七件事,為眼睛的健康把關。
閱讀更多
9/ 9
第 9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