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李易紓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5/11新增7例本土病例,1例為(案1187)之接觸者(案1201),6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並包括1起遊藝場群聚事件。其中,案1202工作地點為宜蘭羅東銀河百家樂遊藝場、案1203活動史也正在調查中,該案曾到過新北新莊晶華亭餐廳、來來按摩蘆洲長安店,以及蘆洲大風車婚宴會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即日起進入第二階段防疫,警戒期需至6/8,祭出6大防疫禁令,原則上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内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營業場所啟動人流管制作業。雙鐵(臺鐵、高鐵)、客運等大眾運輸禁止飲食;5月15日起,雙鐵城際列車禁站票。被媒體問到是否台灣已經有隱形感染鏈,陳時中說多多少少都有了。
閱讀更多
2021-01-26
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20210126編按:部立桃園醫院爆發 群聚感染 ,周一(1/25)雖未出現新增病例,但因案889、案890感染源不明,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宣布回溯進出桃醫的住院、陪病者等居家隔離14天,匡列人數超過5000多人。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上分析,哪些族群是家中最高危險傳播者呢?又要如何避免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在家庭傳播、進而阻擋社區傳播擴散?
閱讀更多
2020-06-18
黃軒醫師
在臺灣是很幸福的,因為COVID-19 病毒在境內一直是零。但是外面的世界,真實呈現不是如此清零,只是臺灣媒體報導,已經不再熱衷報導外國的殘酷慘局了。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全世界,每天都是以12-14萬,確診病例增加!如果我告訴你,近日全球的全球確診人數將突破800萬人,你一定以為不關你的事吧!
閱讀更多
2020-04-01
NOW健康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染病初期傳染度最高!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與台大公衛學院學者,共同分析台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與接觸者發現,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很可能在發病前,就有散布病毒能力,病毒散布力隨時間下降。因此最高風險者,其實是防備最少的同住家人,台大公衛學院呼籲,應盡快實施普篩與加強管制社交距離。
閱讀更多
2020-03-29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
閱讀更多
2020-03-17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案68至77,皆為境外移入個案,其中6人為旅行團 群聚感染 。
閱讀更多
2020-03-17
照護線上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 群聚感染 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