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
郭祐睿的中醫觀點
在中醫抗癌上,「食療」佔據非常重要地位,許多腫瘤的發生皆來自於長期的飲食不當,像是美味的烤炸辣食物、夏日讓人難以拒絕的冰品等,都容易增加體內過敏、發炎反應,長期下來大大增高了罹癌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19-05-16
廣告企劃製作
癌症治療期間或預後或手術後的療養,最重要的就是營養體質的打造,以面對治療期間的體力消耗。例如在化療期間的完整調養,多數都會採用麩醯胺酸(胺基酸)、高營養蛋白及多醣體攝取。但如果你只知道前面兩個成份就太可惜了,加上多醣體,你的調養才算完整。
閱讀更多
2019-05-15
郭依瑄
88歲的王伯伯以前能走公園三大圈,但後來因為腿部肌肉退化,短短3年內就退化到只能走一圈、樓梯爬4、5階就氣喘吁吁,生活上各種不方便,讓他決定到醫院就診。
閱讀更多
2019-04-23
林芷揚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葉昌明吃素近20年,讓自己的低密度膽固醇常維持在心血管疾病的標準70以下。他在看診時總是分享吃素保持健康的經驗,有的糖尿病患者在改變飲食後就能減少用藥量,有人甚至可以停藥。
閱讀更多
2019-04-09
愛長照
很多時候,無論我們多願意將心比心,我們仍是受限於自己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出自善意釋放出來的同理,未必常常能命中對方的需求。接受自己的有限和有可能誤判別人的感受,能幫助我們避免盲目的「自我感覺良好」。
閱讀更多
2019-04-09
陳婉箐
脂肪肝並非是胖子的專利,瘦子也可能會有。除透過正確的飲食原則,還要搭配規律的運動習慣,來減輕肝臟負擔。
閱讀更多
2019-04-08
林靜芸
外子是心臟外科醫師,專長心臟瓣膜修補。開完刀,他習慣留在加護病房照護病人至狀況穩定。因此他下班回家的時間,可能是凌晨,或是數天之後。作為他的太太,我知道手術是救命的事,也許自己也是外科醫師,了解手術難免有風險,每遇丈夫沒有回來的日子,我常忍不住胡思亂想,經常食不知味,睡夢中也擔驚受怕。
閱讀更多
2019-03-28
葉金川
甚麼是健康金齡生活?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金齡20年(65~84歲)仍然可以自主獨立生活。什麼方法可以做到? 預防疾病和減緩衰老,是你想順利達標必走的路。
閱讀更多
2019-03-11
高寶書版
攝取咖啡因過量的症狀包括快速危險的不穩定心跳、癲癇發作、死亡。嘔吐、腹瀉、麻木、方向感迷失等也是咖啡因中毒的反應。
閱讀更多
12/ 16
第 12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