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8
華人健康網
俗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但如何判斷肝好不好呢?除了透過血液和超音波等生理檢查之外,國人習慣把臉色黯沉程度、體力和疲勞狀態當作參考,但您知道嗎?傳統中醫發現,「手掌」也掌握了不少肝臟的健康密碼。快跟著中醫師來學看「手相」吧!
閱讀更多
2017-11-27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現代人對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也越來越關心,但疾病有時還是會不知不覺地纏上我們,讓人措手不及。其實,有些疾病是有徵兆的,人的指甲,也能透漏出疾病信號。
閱讀更多
2017-10-26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秋季對「肝」的衝擊較大,而肝主疏泄,與人體的代謝系統有密切關聯,因此這段時間好發 肝病 、痛風、中風及糖尿病。想要避免以上問題,樓醫師建議以下幾個養生法:
閱讀更多
2017-08-21
小花平台保險+
爸爸每天在外打拼,把家人擺第一,自己放最後。除了多陪伴老爸,也記得要關心他的健康。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數字顯示,十大死因男性的死亡率皆高於女性,其中又以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 肝病 及肝硬化,男性死亡率為女性的近3倍,差異最為明顯。小花平台建議:爸爸們可透過加強意外險和重大傷病險來轉嫁風險。
閱讀更多
2017-08-17
張朝鈞
台灣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確診罹癌,每十一分鐘有一人因癌症死亡;醫療持續進步,多數癌症也都能夠有效檢出,但癌症死亡人數為何還居高不下?
閱讀更多
2017-08-10
林思宇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從發現患有B型肝炎到肝癌病逝,前後僅九年時間。許多人也常聽到,「原本人好好的,發現肝癌後一下就撒手人寰。」肝癌這個無聲殺手到底有多可怕?民眾又能怎麼預防?
閱讀更多
2017-06-03
小花平台保險+
2017年5月15日,綜藝天王豬哥亮病逝!他的離開再次警醒了民眾關於癌症的無情與肆虐橫行,也讓我們再次注意到了衛福部的數據統計:25至44歲死因以惡性腫瘤、事故傷害居前二位;45歲以上死因屬慢性疾病之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居前二位。10大死因中,惡性腫瘤已連續34年居首,尤其是25歲以上的青中壯年族群更是絕不可忽視。千萬別以為成功抗癌機率低,如果能做好保險規劃與健康管理,你也能為自己與家人打造強有力的資金後盾,即使無常先至也沒在怕!快跟著小花平台一起築起安全防火牆。
閱讀更多
2017-04-25
小花平台保險+
每回看見親人生離死別的新聞,都令人深感心痛與不捨。對於家人,除了付出無止盡的愛與關懷,難以預測的天災及人禍更是讓人感到無力。透過大數據分析,小花平台團隊要帶著你拋開無奈,一起深入了解各年齡層的三大死因,陪伴著你,與你一起做好萬全的預防措施。畢竟,對於不可知的未來,我們必須先有踏實的心理後盾,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向前衝刺。
閱讀更多
2017-03-06
謝淑如
根據歐盟調查, 人體免疫力會在40歲後明顯下降,陳亮宇表示,T細胞的記憶力會逐步退化。尤其是身體有多種慢性疾病,包括心臟病、慢性肺病、 肝病 或腎病,都會加快退化速度。在臨床上,陳亮宇發現,這些老人家比起年輕人容易發作帶狀疱疹、肺結核,受到感染症而死亡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像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排名第四;但若以年齡來區分,65歲以上的死亡率就高居第三名。就連死亡人口以老年人居多的敗血症,也榜上有名,「這對老人家而言是一個特殊的現象,表示感染症嚴重會威脅到他的生命安全。」
閱讀更多
2017-01-19
柯富揚
一年之始的春天,正是蟄伏了一個冬天的萬物,開始甦醒的季節,從中醫觀點,正該好好啟動防病保健,只要把握三大重點,就能健康一整年。
閱讀更多
14/ 16
第 14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