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顯示第 2012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如何和另一半有效溝通?你需要先看懂這8種親密關係

tCol 2020-05-13

林萃芬

如何和另一半有效溝通?你需要先看懂這8種親密關係

從一個人選擇的戀愛對象,不僅會反映出內在的需求,更能呈現理智與欲望的衝突,以及對愛情的想法和觀點。所以,如果老是愛上同一類型的對象,就要問問內心:情人吸引自己的地方是什麼?只有深入了解自我的渴望、欲望與想法,才有可能修正需求,改變眼光,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

閱讀更多

就算忍無可忍,中年後也請不要率性離職!給上班族的忠告:對於工作,你該學會4件事

tCol 2020-05-12

黃大米

就算忍無可忍,中年後也請不要率性離職!給上班族的忠告:對於工作,你該學會4件事

每個人都將是或曾經是──35歲。對於年輕的你,這篇是寫給未來的開箱預言。

閱讀更多

孩子長大後,只有缺錢時才想回家...一個故事體悟:空巢期,來得比想像中更快

tCol 2020-04-29

馬克西姆.萊奧, 約亨.古奇

孩子長大後,只有缺錢時才想回家...一個故事體悟:空巢期,來得比想像中更快

我太太帶著同理心的語氣說,她很擔心我。身為父母又人到中年,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孩子長大了,夫妻因此被強迫重新在一起,而且突然之間,巢裡空了的感覺會突然湧現。

閱讀更多

照顧癌弟又顧媽媽,積勞成重病 她離世前與另一半成婚,終於活出真正的自己

tCol 2020-04-16

葉惠君 護理師

照顧癌弟又顧媽媽,積勞成重病 她離世前與另一半成婚,終於活出真正的自己

這是我與他們的故事, 因為他們, 我體會到世事無常……。那是在一個飄著細雨又悶熱的五月天,我結束上午的居家訪視,匆匆回到安寧病房,與阿中和三姊一同討論出院計畫。

閱讀更多

要怎麼陪伴親友度過人生的最後?資深護理師「這樣做」,生命的每一刻都很美,都要祝福!

tCol 2020-04-15

李春杏

要怎麼陪伴親友度過人生的最後?資深護理師「這樣做」,生命的每一刻都很美,都要祝福!

在小惠午睡飽後,我幫她做放鬆按摩時,找了個適當的時機跟她說:「若妳要出一趟遠門,很久很久都不能回家,可能好幾個月可能好幾年,可是偏偏先生和孩子都不在,妳會不會很擔心呢?」

閱讀更多

婚姻教我的事:給世上最能教愛的人多點良善!少一點「添加物」,家人關係更親密

tCol 2020-04-13

許皓宜

婚姻教我的事:給世上最能教愛的人多點良善!少一點「添加物」,家人關係更親密

2010年前後,亞洲陸續出現一連串的食品添加毒物事件,例如,奶粉裡加了三聚氰胺,點心被添加了塑化劑。

閱讀更多

50歲後想要性生活,老婆卻不願意,難道有小王?5招重燃愛火:別總把太太當「孩子的媽」

tCol 2020-04-09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七

50歲後想要性生活,老婆卻不願意,難道有小王?5招重燃愛火:別總把太太當「孩子的媽」

Q:我是志宏,55歲,跟妻子已經多年沒做愛了,但最近因為防疫,兩人在家時間多,我很想趁機甩掉我們的「無性」狀態。不過,我怎麼示意,老婆都給我白眼看。我很愛她,不懂她為什麼不讓我碰,其實還滿痛苦的,覺得她不把我當男人看待。我過去曾經因工作壓力大,做愛時中途軟掉過,老婆似乎就放棄了。但她現在才53歲,也還有旺盛的性慾吧!她應該不是有小王了吧?我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愛情需要承諾,但承諾不等於婚姻!40歲後幸福快樂,你需要的不是玻璃般的親密關係

tCol 2020-03-27

鄧惠文

愛情需要承諾,但承諾不等於婚姻!40歲後幸福快樂,你需要的不是玻璃般的親密關係

所謂放棄「森林」、進入一對一的婚姻,對某些人很困難。因為很難找到一棵「完美的樹木」,單一棵樹無法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為了避免失望跟憤怒,有些人習慣這棵砍一點、那棵鋸一段,因此無法放棄森林。

閱讀更多

一堆人洗錯?襪子怎麼洗最能遠離病菌,實測延長使用壽命秘訣:這樣洗,才最不臭、保持彈性!

tCol 2020-03-26

NOW健康

一堆人洗錯?襪子怎麼洗最能遠離病菌,實測延長使用壽命秘訣:這樣洗,才最不 、保持彈性!

襪子是生活最常見的用品之一,可以避免足部與鞋子摩擦,也能吸走腳掌排出的汗水,通常襪子會因材質讓價格不同,售價比較高,大多會強調吸汗、排溼、不容易腳 ,但襪子屬於消耗品,買太貴常讓人捨不得,洗壞更讓人心痛,日本NHK節目「ガッテン!」提供保護襪子好妙招,就是把襪子反過來洗。

閱讀更多

人一生最接近你的只有60個朋友...中年後,沒有交集的人果斷刪除!不要留下一堆爛蟲吃掉你快樂的根本

tCol 2020-03-25

雪兒Cher

人一生最接近你的只有60個朋友...中年後,沒有交集的人果斷刪除!不要留下一堆爛蟲吃掉你快樂的根本

有文指出,一個人有60個朋友之說,也就是終期一生能最接近你的也只有將近這60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