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郭美懿
秋冬海鮮肥美,但處理時若被魚刺、蟹殼刺到,可別以為只是小傷口,一旦傷口發熱腫脹、伴隨發燒,就有可能是感染海洋弧菌,引發壞死性筋膜炎,嚴重可能需要截肢、甚至致命!
閱讀更多
2022-09-29
蔡碧月
編按:精神科醫師吳佳璇歷經2008年母親罹患癌症,照護2年後離世;2015年父親被確診為失智症,自此又開始了她照護失智父親的過程。曾是台大教授的父親失智後行為逐漸脫序,身為醫師的她並不比一般病患家屬來得從容好過,也因如此,更能理解照護者與身邊「熟悉陌生人」的相處境遇。
閱讀更多
2022-08-05
吳淡如
人生是一枚錢幣,不管發生任何事,錢幣都有兩面。迥然不一樣。我出生的時候,祖母才48歲,肯定不算老。可是當我是個幼兒的時候,我認為祖母其實算是很老了。剛出生的小動物對「老」這個字是很敏感的,他們完全認得出誰是哥哥姊姊,誰是上一代,誰是上上一代,除非說謊可以得到糖果。祖母是我生活的主要照顧者和依靠,當我知道人總有一天會老死,就很擔心她會離開我。
閱讀更多
2022-06-13
蔡碧月
90歲的台東阿嬤,因為太節儉吃出一身病,時常出入醫院,一年多前答應孫子營養師Sunny的減肥計畫,成功從75公斤瘦到65公斤;在紀錄短片中,自嘲身形像大象的阿嬤,聽話配合的真誠表現,感動不少人。對於祖孫一塊拍片拼健康的動機,Sunny說:「人會老會退化,懂吃、懂保養可以強健身體機能,讓精神矍鑠,減少病痛,這對資深高年級生的晚年來說最重要。」
閱讀更多
2022-06-0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去年切片檢驗是惡性腫瘤時,我並沒有驚慌害怕,就當它是一個死活關卡,碰到了就正面應對,把該交待的事項囑咐家人,所幸並不多。
閱讀更多
2022-03-02
NOW健康
18歲的游同學因右下顎疼痛至牙醫診所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智齒因無法正常生長,有發炎情形。然而,拔除智齒後傷口持續悶痛並伴隨麻刺感,近2個月之久,這段期間持續接受消炎止痛治療仍未改善,最後被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將發炎組織取樣化驗,診斷發炎組織已轉變為口腔癌,且癌細胞涵蓋整個右下顎骨。夏主任考量游同學年紀尚輕,若直接進行手術將造成巨大傷疤而影響身心,決定由頸部下刀,翻開皮膚再切除癌變的下顎骨並截取小腿骨進行修補,術後並未在游同學的臉上留下任何疤痕,至今追蹤7年亦沒有復發跡象。
閱讀更多
2021-12-06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牙齒好敏感喔,」王小姐抱怨道,「吃冷、吃熱都不舒服,有時候連吃甜食也會敏感痠痛。」仔細檢查過牙齒後,醫師說,「有幾顆牙齒都有蛀牙,得趕快處理,以免繼續惡化喔。」「唉…果然又蛀牙了…」王小姐嘆了口氣。
閱讀更多
2021-11-17
林暐鈞
「謝謝醫師團隊的醫療,讓我有好好活下去的機會,四肢活動恢復正常。」台灣每年新增近5千例淋巴水腫病人,四肢腫脹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然而能治療此疾的醫師少之又少,「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的出現,為這場困局帶來光亮。56歲梁女士,過去6年苦於左下肢淋巴水腫,並因皮膚滲出淋巴液造成反覆感染發燒,所幸經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副科主任楊家森超顯微手術後,恢復極佳。
閱讀更多
2021-11-16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左腳會不會壞死啊?」躺在急診推床上的王先生一臉擔憂地說,「之前醫師說是 蜂窩性組織炎 ,所以有吃抗生素,但是好像都沒有改善。整隻腳很脹、很痛,摸起來都硬硬的。」相較於右腿,王先生的左腿已明顯腫脹發紫。
閱讀更多
3/ 6
第 3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