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優照護
阿翔是方家的獨生子,一出生就是爸媽寵愛的命根子,可惜父親在他5歲時過世,母親一手拉拔他長大。阿翔也很爭氣,不因沒了爸爸就自暴自棄,從小學開始就保持班上前3名,一路從建中念到台大,內心最大的動力就是:「媽媽好辛苦,我千萬不能讓她丟臉!」
閱讀更多
2022-08-19
高愛倫
我們不能只做別人的酒肉朋友。對朋友,除了挽著手尋歡作樂,也要懂得察言觀色,提前關注與協助需要幫助的對象。陪伴憂鬱症病患最好的方法就是「陪」與「伴」。
閱讀更多
2022-08-16
林依榕整理
「金曲歌王」趙傳日前上節目《大雲時堂》,接受主持人李四端專訪時分享親子間的互動,他表示疫情期間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變長,為了成為更好的父親,他每天到市場買菜、親自下廚,只希望能讓孩子們願意多待在家。不過雖然在家,趙傳卻表示和子女們的溝通,幾乎都靠LINE聯繫,讓李四端感到驚訝,但他認為孩子大了,不見得想與父母面對面講話,或許這種互動模式更直接。
閱讀更多
2022-08-02
優照護
王爺爺去世3年了。當年王爺爺只是踩上椅子想拿書架上的一本書,沒想到踩空跌落,王奶奶急得只知道要打電話給兒子。儘管兒子後來叫了119、立刻趕回家,王爺爺仍因未立即送醫住進了加護病房,經過好幾個禮拜的救護,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當時有其他的人在家,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如果直接打給119,少了中間的時間差,是否就可以讓爺爺的情況不惡化?」有太多可能性,讓兒子感到遺憾。
閱讀更多
2022-07-29
聯合報 記者林怡秀/即時報導
兩性專家廖輝英去年曾吐露被丈夫家暴多次,但丈夫不願離婚,她忍耐長達40年,她昨上JET「新聞挖挖哇」表示老公因肺腺癌日前離世,享壽79歲,她在老公臨終前親自照顧對方,也讓她身形暴瘦,她也在節目中分享與老公最後的對話內容,對於老公對她做過的一切已經放下。
閱讀更多
2022-07-14
Mumu
我常常戲稱自己「擇偶技能點滿」,但其實我知道「擇對偶」這件事,非常靠運氣。
閱讀更多
2022-07-12
黃佩如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二○一八年我國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人類平均壽命在過去一百年間,整整增加了三十歲,這增加的年歲就成「第三人生」。根據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凱利(Edward Kelly)提出「第三人生(Third Act)」的概念,每個人只要活得夠久,都會有第三歲月;但不是活得夠久,都會有第三段人生。所謂第一人生就是成長學習被照顧的階段,第二人生就是成家立業,工作家庭兩頭忙的階段,第三人生是退休,孩子長大離家,我們能卸下照顧者角色後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22-07-06
翁申霖 整理
「重男輕女」自古至今一直都是最難解的問題,即使到了現代,類似家庭狀況也依然層出不窮。日前,有網友吐露內心的辛酸,「我爸媽直接說財產是哥哥的」,她表示自己早已習慣家裡是屬於重男輕女的家庭,但一次次地被父母的話刺傷,難免有滿腹的委屈。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