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
邱璟綾
「割肉救父」的孝道美德未來將不存在?長年研究醫療人類學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凱博文(Dr.Arthur Kleinman)指出,隨著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孩子是否願意照顧下一代,已經成為無法保證的未來,為了因應高齡社會變遷,他推動全球家庭關懷計畫,研究如何將科技結合社會系統,改善老貧家庭所面臨的困境。
閱讀更多
2018-06-01
盧郁安
台灣一年有6萬噸舊衣服對環境造成負擔,知名的環保雕塑特展《人人藝術家》亞洲巡迴展,將在明(2)日進駐台北典藏植物園,希望以其「回收衣物進行生命藝術創作」的獨特性,鼓勵民眾惜物,並提出將斷捨離的舊衣服變成藝術品的嶄新可能。
閱讀更多
2018-05-28
新高齡社會
十年前我獨自到芬蘭採訪老人運動,像是翻觔斗、倒吊吊環,引起很大轟動,不論運動科系和醫療界都眼睛為之一亮,消息陸續轉傳,還被多所大學當作教材。
閱讀更多
2018-04-26
勵心如
台灣的人口結構問題與日本相似,日本的人口從高峰反轉的衝擊,比台灣早十五年,但未來幾年,台灣人口老化將比日本還要快速;迫切危機襲來,台灣該如何面對?
閱讀更多
2018-04-18
楊明方
「一個人想在喜歡的環境善終,比登天還難!」很多人不知道,想圓滿在家善終的心願,只簽「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是不夠的。取經自日本、在台灣萌芽的居家醫療,正努力扭轉現狀。
閱讀更多
2018-03-15
黃玉景
形容阿姆斯特丹的名詞,除了鬱金香、單車、大麻和運河外,就是「循環經濟」了,連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今年一月底都前往取經,荷蘭人究竟如何運用創意,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開創下一代的幸福之路?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思宇
天氣忽熱忽冷,許多人在運動或走路行進中會發生小腿抽筋。專家建議,天冷時要記得保暖,若抽筋仍無改善,或合併頭暈、嘔吐、心悸等狀況就得就醫。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奇伯
廖元豪,國內知名憲政學者,今年五十歲,醉心於法律研究,積極參與公共議題辯論,去年年金改革啟動後,讓他醒悟教授職位並非「鐵飯碗」,也意識到必須提前做好退休練習。
閱讀更多
2018-02-01
沈瑜
高血壓、糖尿病、B肝帶原者,過去皆為保險公司重點觀察對象,不是拒保就是保費加倍。弱體健康險問世後,被認為「有病也能保」,但保險公司真的來者不拒?
閱讀更多
2017-11-02
吳靜芳
在資訊普及的當下,你我身邊,還是會出現不熟悉電腦、手機、平板等工具的親友,尤以銀髮族為最。這些讓長者頭痛的數位問題,該如何解決?
閱讀更多
13/ 14
第 13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