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7
Just a cafe
多數壽險業務人員只能用保險規劃所有的理財規劃, 因此造成退休計畫也用保險、投資也用保險、存錢也用保險, 所有東西都只用保險規劃,筆者認為這很有問題。
閱讀更多
2020-01-27
小虎文
黑媽(本名王姵文)的人生際遇太過「精彩」,也許在某些人眼裡會覺得「坎坷」吧!但她也因此具備強烈的現實感與毅力,甚至早就規劃退休生活,教導大家理財前要先「理債」,且不要把理財與「賺錢」劃上等號,建立健康完整的心態,人生即使跌到谷底,都能谷底重生。
閱讀更多
2020-01-16
小虎文
吳明珠提到,自己更年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睡不好,隔天又要緊盯著電腦,疲憊無法消除的情形下,狀況會越來越差;此時她就秀出自己的一身好本事,向來幫大眾治病的她,也為自己診療開藥方,再加上維持體重、規律運動和泡澡養生,她安心快樂地度過更年期!
閱讀更多
2020-01-09
嫺人的好日子
5年內想退休?我45歲的時候從沒想過49歲就會退休,但是最近卻常遇到未滿50歲的人在談著渴望退休,台灣人的退休年齡比起美國和日本都早上好幾年,是台灣的職場這麼險惡?還是台灣人不缺錢呢?
閱讀更多
2019-12-10
小虎文
「我想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現在不是在過自己想過的人生,但是卻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不改變自己卻只希望奇蹟發生,這是不可能的。」她提到透過了解和探索自己,才能逐漸了解到許多困擾自己的問題,為何會重複發生?悲劇又為何代代相傳?
閱讀更多
2019-11-18
周思潔
我們公司規模不大,人也不多,我就把這些員工當作家人照顧好,也算是對社會盡一點責任,沒什麼不好。我的個性很慷慨,這一點我承認。
閱讀更多
2019-11-18
周思潔
因為錢雖然不是我花的,但這個厄運會找上我,應該有其意義。後來我發現,要不是我這麼努力還債,根本看不到原來自己有這麼多潛力。我堅信,當我給出美好的能量,相對的,對方也會給出我想要的價值。我總是這樣對待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2019-10-29
恩典法律事務所
幾天前看到一則新聞,因為跟父親很少有往來,得知父親過世後有大筆債務,就立刻向法院辦理拋棄繼承,拋棄繼承不久得知父親還有留下千萬房產,扣除債務後還有500萬元的遺產,他向法院撤銷拋棄繼承無效,最後這筆遺產就讓父親的兄弟繼承了,產生了讓人『遺憾』的感想,究竟:
閱讀更多
2019-10-24
理財+1課 / 蔡秀卿 (CFP)
真實人生裡,同樣入手一部新車,帶來的是美好,還是災難呢?
閱讀更多
2019-09-18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 負債 (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怎麼教養小孩?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22/ 26
第 22頁,共 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