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6
愛長照
「無論如何,我都不想氣切。」,或是「如果有一天我沒有意識,只能依靠呼吸器,請幫我拔管……」是不是周爺爺最後的生命可以保有比較多的生活品質?是不是他的兒女們就不會這麼受苦?是不是……?
閱讀更多
2019-05-03
人生雜誌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的取捨,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閱讀更多
2019-03-07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季刊
還記得阿公那一天精神特別好,舒服地泡在浴缸裡,還不斷稱讚我們到宅沐浴車服務有多棒,每次泡澡都讓他好舒服…「我還想多泡一下」這句話言猶在耳,這天卻是我們為癌末阿公最後一次服務。
閱讀更多
2019-02-15
iHealth 政昇藥局
台灣65歲以上男性長者平均每5人就有一人罹患肌少症,女性長者則平均每6人就有1人,肌少症不但可能是老年失能的前奏,更無聲無息的侵襲年長者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18-12-11
林芷揚
86歲的宋奶奶4年前左股骨脛骨折,手術後開始每天吃鈣片,希望透過補充鈣質,預防未來再次骨折。沒想到,今年在九份旅遊時不慎跌倒,還是又骨折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閱讀更多
2018-11-27
健康傳媒
64歲曹先生,因攝護腺肥大已服藥多年,最近嚴重頻尿,幾乎每小時1次,半夜多達5、6次,但每次排尿量不到100cc,檢查發現尿流緩慢且間斷,流速僅每秒4cc(正常流速為每秒25cc以上),而膀胱餘尿卻還有480cc(正常應少於50cc),已是尿滯留狀態。
閱讀更多
2018-11-02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台灣地區每年約有1萬7千多人因腦中風而導致日常生活失能,生活無法自理,研究顯示,只要在中風後6個月治療黃金期內,除了原本西醫治療,另加上中藥調養、針灸療法,就能減少中風復發風險,改善運動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18-09-14
寶瓶文化
因急病逝世,對於死者的家人和醫護人員而言都稱不上安詳,我們需要時間找出病因,家屬需要時間告別;然而,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閱讀更多
2018-08-02
林芷揚
45歲的阿龍是金融業上班族,母親原本身體硬朗,七十幾歲的時候連高血壓都沒有。不料,2010年某一天,阿龍突然接到母親的求救電話,他立刻衝回家把頭暈、胸悶的媽媽送急診……
閱讀更多
6/ 7
第 6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