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聯合報 / 記者蕭羽耘、陳雨鑫、謝承恩、許政榆
莫德納疫苗已開始擴大施打,指揮中心整理莫德納疫苗仿單,並宣布新的疫苗進入後,接種都會用V-Watch觀察,AZ、莫德納目前已經追蹤5萬多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3日指出,莫德納疫苗仿單,列的不良反應幾類,常見大於1/10,接種部位疼痛或發燒是常見。另外。還有百分之一以上至1/10有部位紅斑、蕁麻疹。
閱讀更多
2021-07-04
聯合報 記者曾智緯
在紐約女性圈裡,流傳著「沒結婚的女人想要一套Vera Wang,已離婚的女人想念那套Vera Wang,再婚的女人慶幸自己能再擁有一套Vera Wang」,說明了設計師王薇薇(Vera Wang)作為婚紗女王的地位。近期滿72歲的她,也不像同齡者,依舊在生日之際跑趴,依舊過著讓人稱羨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1-07-01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高雄 市鳳山區某棟大樓累計5人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經疫調研判,應是先後搭乘同一部電梯造成互相感染。聽到電梯染疫,很多人會刻板的以為都是透過電梯按鈕傳染的,但其實電梯的感染源比你想的更無孔不入,胸腔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只要電梯風扇一啟動,病毒根本像是「群魔亂舞」,那麼搭電梯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閱讀更多
2021-06-26
新頭殼newtalk | 張柏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宣布,為有效利用武漢肺炎疫苗,當日最後一瓶開瓶剩餘劑量將開放18歲以上成人候補接種,可由接種單位規劃候補名單機制,但很多基層反映沒有做好配套,系統不健全,引發混亂。另外,想打殘劑的人是否可跨縣市預約?還是一定要以居住地或戶籍地為主?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預約的方式將由地方政府或透過鄰里長進行通知或預約,也就是說會交給地方政府來全權處理,會再跟地方政府問問實際執行時有哪些困難,一起解決。
閱讀更多
2021-06-22
李易紓
「疫情肆虐,比起疫情,飢餓會搶在病毒之前擊倒人的求生意志。」這句話,是「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在他創立的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臉書寫下的。為了幫助需要的人,方荷生在疫情期間,每週週二、週五下午5點半,送200個便當到台北車站,週四則送200個麵包,發給需要幫助的人。不只如此,在三級警戒開始的第一天,便開始募集愛心物資包,原本計劃募集價值1500元的食物包1000個,短短3天內就湧入了500多萬善款。這些物資食物包,不只發放方荷生服務的中正區,還有鄰近的疫情重災區萬華區、甚至是台中、花蓮、 高雄 的食物銀行聯合會。
閱讀更多
2021-06-18
聯合報 / 記者徐如宜
住在台北市的80歲林女士,孫子已代預約明天接種疫苗,她想了想,今天先把要「交代」的事情都寫下來拍照,用LINE傳給孩子們。她表示,倒不會擔心打疫苗會如何,萬事都很自然,只是新聞一直報有老人打疫苗後猝逝,以防萬一,該交代的都先交代好,心裡踏實放鬆去打。
閱讀更多
2021-06-11
陳志金
天邊孝子症候群是最常發生在重症患者家屬身上的併發症。加護病房裡住的,是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的病人,有的正在努力地和死神搏鬥,企盼抓住一線「生」機,但有的病重患者可能無法支撐下去了,這時候,就得靠家屬(通常是晚輩)來選擇「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下去?」偏偏天邊孝子一出現,原定計畫就可能整個翻盤!
閱讀更多
2021-06-07
郭美懿
在媒體業工作多年,如今是吳寶春食品總經理,然而邱一新最為人熟知的身份,仍是旅行作家。他曾受邀環航世界一圈半、探訪南北極地,也曾循著三毛、海明威著作尋找作家足跡。旅行為他豐富記憶存摺,也讓他在動盪的生命地圖中通透自己。邱一新說,旅行是不斷的重新定位,人生、職場亦若旅行,「為什麼要抗拒?」50歲之後學會活在當下,「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才能應付天不測的風雲。」
閱讀更多
2021-05-21
李易紓
20210821編按:50歲的蘇慧倫出道31年,今年首度以睽違13年的新專輯《面面》,入圍最佳作曲人獎和最佳華語女歌手獎,雖然最後由田馥甄拿下歌后寶座,但蘇慧倫出席紅毯壓軸時讓觀眾讚嘆,印象中的玉女歌手,「50歲竟然長這樣,根本30歲啊!」完全沒有熟齡感,難怪曾被鄉民票選是「心中最凍齡的藝人之一。」
閱讀更多
2021-05-19
李易紓
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27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7例本土及8例境外移入,累計五天確診病例衝破千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要全國一致執行防疫,從今天起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時間點到5/28,會隨著疫情變化滾動式檢討。目前醫護人員感染狀況,指揮中心表示,除了昨天亞東醫院與仁惠醫院以外,還有一個血液透析中心洗腎病患是在5/12有虛弱症狀,就醫採檢確診後,透析中心驗出4名陽性,衛生局已管控匡列,有11名人員、67名病患列居家隔離。而台大醫院部分,已經陸續匡列並發現10位公務同仁陽性,沒有列入今天案例中,感染源還在確認中。昨天萬華篩檢數1213名快篩中,有62位確診,從11%降至5.1%。陳時中被問到是否開放給企業自購快篩,他說如果沒有適當的指引,可能會有誤導之嫌,等與專家討論看怎麼使用會比較好。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