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情緒

顯示第 2712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心悸、胸悶、睡不好…「中醫1穴位」緩解!日常防心血管疾病,晚間「這時段」按壓最有效

tCol 2024-04-02

郭美懿整理

心悸、胸悶、睡不好…「中醫1穴位」緩解!日常防心血管疾病,晚間「這時段」按壓最有效

現在人生活壓力大,常常造成作息、飲食不規律,因此身體可能會出現心悸、胸悶、胃脹、失眠等問題。花蓮慈院中醫部醫師林尚緯表示,中醫有句話叫做「內關心胸胃」,說的就是可以透過內關穴來調養心胸胃不適的困擾。

閱讀更多

打呼不代表睡得好!睡眠呼吸中止症常導致失眠,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4-04-01

照護線上

打呼不代表睡得好!睡眠呼吸中止症常導致失眠,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個五十幾歲的男士,長期有失眠的問題,導致情緒不穩定,而且在駕車經過高架橋時都會感到很恐慌。」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劉景隆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都會嚴重缺氧。」

閱讀更多

為家人健康辛苦煮飯,沒得到感謝還被嫌…醫師看主婦的委屈:人可以為他人付出,但得是「心甘情願」

tCol 2024-03-27

許瑞云, 鄭先安

為家人健康辛苦煮飯,沒得到感謝還被嫌…醫師看主婦的委屈:人可以為他人付出,但得是「心甘情願」

很多人把「愛自己」限縮在「滿足個人欲望」這樣褊狹的定義裡,而「滿足個人欲望」又不斷被各種商業活動詮釋為「滿足物質欲望」,所以隨處可見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宣傳充斥著名牌精品、高檔飲食、豪華旅遊等訊息,鼓勵大家透過消費來犒賞自己,並且要放在社交媒體展示炫耀,直接或間接傳達「人應該要想辦法滿足自身各種物質欲望,這樣才算是愛自己,才顯得高人一等」。其實「愛自己」可說是個假議題,因為「愛自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當我們做了「不愛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有「愛自己」的概念。

閱讀更多

青少年常在課堂上暴走?5方法讓孩子學習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tCol 2024-03-26

林維信

青少年常在課堂上暴走?5方法讓孩子學習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阿強是個一生氣就容易暴走的少年。據老師轉述,只要他跟同學發生口角,他就會想打對方,而通常那時他已經氣瘋了,即使老師出面喝止也沒用。阿強曾經因為出手過重,把同學的眼鏡打碎。碎裂的眼鏡割傷同學的眼角,對方家長揚言要提告。

閱讀更多

顧好自己,就是對家庭最好貢獻!她6招教出兩個優等兒:和顏悅色跟父母相處,是這時代的孝順

tCol 2024-03-25

林暐鈞

顧好自己,就是對家庭最好貢獻!她6招教出兩個優等兒:和顏悅色跟父母相處,是這時代的孝順

52歲的親職作家尚瑞君,33歲生下大兒子,二兒子則在2年後誕生,時間一眨眼過去,昔日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學生,老大祐亨更在錄取台、清、交3頂大的熱門科系後,與媽媽聯袂寫書,紀錄母子相偕走過中學階段,在「教養」與「升學」之路的迷惘與探索。

閱讀更多

最難受不是孩子不聽勸,而是成為最熟悉陌生人!願我們的善意,都透過好情緒,連結到對方心上

tCol 2024-03-25

林維信

最難受不是孩子不聽勸,而是成為最熟悉陌生人!願我們的善意,都透過好情緒,連結到對方心上

萬清的爸爸工作非常忙,因自知陪伴孩子不多,所以他會關心萬清的功課,送萬清想要的東西。但有時他會看不慣萬清的行為,認為萬清東西沒收好、學習不夠認真、說話不夠有禮貌。讀小學時,萬清對於爸爸突然的嚴厲會害怕、無所適從,還曾因爸爸發大飆而嚇哭。但上了國中後,萬清對此感到不耐煩。

閱讀更多

說話讓人舒服是種魅力!3種成熟大人最常用的5個溝通之道

tCol 2024-03-22

元貞美

說話讓人舒服是種魅力!3種成熟大人最常用的5個溝通之道

「成為大人」並不是成長的終點而是成長的過程,「活著」就是生命結束之前一連串的成長過程。當你不斷學習什麼才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真正帶來幸福的事,就會獲得成長。因此我每一天都腳踏實地地學習。

閱讀更多

退休當志工卻被質疑,她怨「好心被雷親」!3個練習覺察自己要什麼:別踩「討好所有人」陷阱

tCol 2024-03-22

林靜君談心室

退休當志工卻被質疑,她怨「好心被雷親」!3個練習覺察自己要什麼:別踩「討好所有人」陷阱

再好的事情,都有光明與黑暗兩面。你的蜜糖,是她的毒藥,每個人的期待、觀點、信念可能完全相反,要在團體裡取得每個人絕對地滿意,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本來比較迎合傾向討好性格的人,要特別注意別陷入「要討每個人喜愛」的陷阱。

閱讀更多

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是放鬆、是療癒!三寶媽靠香氛愛自己:每周,都要跟先生子女告假,去做喜歡的事

tCol 2024-03-21

郭美懿

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是放鬆、是療癒!三寶媽靠香氛愛自己:每周,都要跟先生子女告假,去做喜歡的事

才從3天的小旅行歸來,徐瑜璘像是汲飽了陽光與空氣,格外顯得神采奕奕。身為6年級生後段班,她是職業婦女、也是三寶媽,卻硬是擠出時間,拋夫棄子一個人去旅行,讓人詫異又羨慕無比。「我一年大概會出去一次,即使跟團出去,也會需要一段時間是我一個人。」對她來說,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是放鬆、是療癒——做什麼事情無拘,卻都是珍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閱讀更多

解析明明很關心子女,卻仍被說大人不懂他、不愛他的3原因:不放棄,才能助青少年相信自己價值

tCol 2024-03-21

林維信

解析明明很關心子女,卻仍被說大人不懂他、不愛他的3原因:不放棄,才能助青少年相信自己價值

小婷因為情緒憂鬱而接受輔導。「你覺得這個家有誰是在乎你的?」「沒有。我爸媽他們比較愛哥哥。哥哥成績比較好。」「你從哪裡覺得爸媽偏愛哥哥?」「週末他們會問哥哥要不要去夜市,都不會問我。有時候還會買他喜歡吃的東西。」「那你想去夜市嗎?」「有時候我想去啊,可是他們沒問我,我就不想講,反正他們跟哥哥去就好。」「你希望他們是主動來問你的,那種感覺不一樣?」「對,不一樣。為什麼先問哥哥,而不問我呢?如果要我去講,好像是我硬要跟去,我就不想去了。」「你想去,但不願意跟著去的時候,你就待在家嗎?待在家做什麼?」「待在家,什麼也不能做。我覺得難過,為什麼我是一個人……」後來,我有機會跟小婷的媽媽談話,我向媽媽確認小婷所提的夜市一事。「我有問她啊。」媽媽有點喊冤地說。「但她常常沒有明確回答。我在樓下喊一喊,沒聽到答案,我就去問哥哥。哥哥說好,我們就去夜市了。」「她說妳會買哥哥喜歡吃的東西,但沒有買她的?」「我有啊,但買了,她又說她不喜歡,吃沒幾口就回房間,剩下很多,我們只好吃掉。之後我就不太敢買啊,怕買了,她又不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