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林暐鈞
眾所周知用塑膠袋裝熱食可能導致塑化劑等溶出,但近來網路廣傳一則中國影片「塑料袋千萬不要放冰箱」,表示塑膠袋放置冰箱會脆化,導致塑料毒素會滲透到食物當中。另外,若是用有顏色的塑膠袋包裝,存放過久也可能使塑膠袋的著色劑黏著在食物上,引起國人不小恐慌:難道用塑膠袋包存食物冷藏也有問題?
閱讀更多
2024-03-15
健康力
蘇丹紅事件持續延燒,受害廠商如滾雪球擴大,甚至知名品牌檢驗數百次免受蘇丹紅波及,卻在其中一項紅辣椒產品被衛生局驗出農藥殘留。已做到檢驗還是中標,民眾不禁要問:到底怎麼吃才安全?
閱讀更多
2023-10-05
黃明惠整理
為什麼沒抽菸喝酒還會得肺腺癌?為什麼喝咖啡肝腎功能竟然一直衰退?為什麼一睡覺就鼻塞嚴重?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疑問?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病人跟醫師找不到病因的懸案,很可能都是和「慢性中毒」有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說,台灣人生活中常見5種毒,分別是吸入毒、黴菌毒、清潔化學毒、加熱與容器毒及經皮毒,急性中毒症狀凶猛診斷容易,但慢性中毒往往因為無自覺的習慣,導致不知不覺每天在中毒;就算年輕時肝腎功能較好,症狀不明顯,但長久下來,輕則傷肝、腎、心、大腦、骨髓和免疫系統,重則癌症。
閱讀更多
2022-08-14
謝玠揚
編按:煮蟹肉棒時,外包裝塑膠套到底要不要先拆掉呢?一派說法認為塑膠套加熱會溶出有毒物質,卻也有人認為耐熱材質的塑膠套可以使蟹肉棒不會散開,保存鮮味?有名火鍋店老闆上臉書爆料公社發文說,經營火鍋店5、6年都是把蟹肉棒連塑膠套一起放入火鍋內烹調,有客人使用外送平台點餐,以「吃到塑化劑」為由客訴,最終免單讓自己賠了170元,「整個吃完了,我也沒看見你死掉?」這位火鍋店老闆秀出照片,該客人以「蟹肉棒塑膠沒拆,火鍋那麼燙,整鍋都塑化劑不敢吃了」,並附上照片傳至外送平台進行客訴,而該平台也移除被反映的餐點,等於免單不用付錢。老闆認為,蟹肉棒拆開就會整個散掉,火鍋本來就很燙「消費者騙吃騙喝道行那麼高,熊貓還能退錢170元」,「要拆不拆是店家的事情,這樣子就會吃死人嗎?最後還不是把火鍋吃掉了?」不過,不少網友想法則是和老闆不太一樣,「有爭議就不要用蟹肉棒當食材比較好」、「沒拆過包裝,不代表就沒問題,少量塑化劑的確不會致死,但不好的東西就別讓客人吃下肚了」。「塑膠套本來就要拆,沒人一起丟下去煮的」、「如果我吃到蟹肉棒塑膠套沒拆,也會給負評」。食藥署曾在「食用玩家-食藥署」臉書粉絲團解釋,蟹肉棒塑膠套這個難以破解的鄉野傳說,常常都是五五波沒有結論讓人困擾,但建議還是不要嫌麻煩動手拆掉,因為塑膠材質不建議置於長時間高溫烹煮的環境!食藥署表示,嚴格來說,塑膠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有許多種塑膠材料,同時耐熱溫度會是一個範圍而非固定值,譬如:聚氯乙烯(PVC,耐熱60~80度)、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熱90~110度)、聚丙烯(PP,耐熱100~140度)、聚碳酸酯(PC,耐熱120~130度)等等材質,各種塑膠材質有其耐受溫度的範圍。由於塑膠類材質於高溫下的結構相對較不安定,並不建議長時間置於高溫烹煮的環境,建議料理前拆掉塑膠套是最保險的做法。(原文刊載於2020/1/8,更新時間為2022/8/14)
閱讀更多
2020-04-13
許皓宜
2010年前後,亞洲陸續出現一連串的食品添加毒物事件,例如,奶粉裡加了 三聚氰胺 ,點心被添加了塑化劑。
閱讀更多
2019-05-22
江守山
近年來連續爆發的飲食安全事件,從 三聚氰胺 、塑化劑(磷苯二甲酸酯)到毒澱粉(順丁烯二酸),每一項都會嚴重傷害腎臟,而一般餐廳、小吃店為了降低成本,多半不會使用經過仔細檢驗的食品、食材,無形中也增加了攝取黑心食物的機率。
閱讀更多
1/ 1
第 1頁,共 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