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父親往生的第23天,母親也在家嚥下最後一口氣往生了。母親往生,我的悲痛遠不如父親,因為她人生的最後20天過得真的太痛苦了。看著她宛若熟睡的遺容,我沒有暴哭,因為我真的懂了什麼叫「離苦得樂」。
閱讀更多
2022-09-19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台灣高房價讓年輕人難買房,不少父母也會提前為子女準備房產,不過想要留房給孩子,該選擇用贈與、繼承還是買賣才能繳最少的稅?其中大有學問。
閱讀更多
2022-09-16
林靜君談心室
台灣社會談論傳承時,多半集中在討論財產的分配,老一輩將房子、土地、股票分給下一代,就以為是傳承,沒有注意「傳」與「承」是雙方,僅有單向的分配,只是做一半。財產移轉或遺產分配沒有處理好,上一代的心意,常變成下一代的爭產糾紛,變成感情撕裂的主因。
閱讀更多
2022-09-15
張 Ceci
編按:作者張Ceci在38歲提早退休環遊世界,至今已8年。早在26歲的時候,她就訂下退休目標,至少需要3000萬台幣,而且還要有房、有車、沒有負債。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目標,那要怎麼開始變有錢呢?她歸納整理出5個致富習慣,幫助她38歲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2022-09-14
老楊的貓頭鷹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為了省錢,在買東西的時候東瞧瞧、西瞅瞅,彷彿她看到的東西長了爪子似的,要伸進她的衣袋裡掏錢,而她只能把錢包捂得死死的,才能防止錢被掏空。於是,活得越來越節省,也越來越摳門。
閱讀更多
2022-09-02
財經專家 李美虹
日前同學群組傳了一則名為〈老齡社會的新常識〉文章,大意是日本有一門新學問叫「終活」,就是人生終結活動,看了之後,許多和我一樣50幾歲的同學都心有同感。
閱讀更多
2022-08-25
老楊的貓頭鷹
胡先生突然說:「老楊,真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啊!」我一想到他都說了800回了,就補了一刀:「如果你想去旅行,說明你最近不快樂;如果你想去卻又沒去,說明你又窮又不快樂。」
閱讀更多
2022-08-25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深受椎間盤突出困擾的黃先生,腰椎第4、5節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不但經常閃到腰,還曾在床上爬了半個多小時才有辦法翻身,骨科及神經外科醫生都建議一定要開刀,否則腰痛、腳麻不會好。
閱讀更多
2022-08-21
台大內科醫師 邱瀚模
編按:資深藝人余天、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已改名為余泳澐)2014年罹患直腸癌3期,至今挺過近70次化療,不過病情每況愈下,2022年8月離世,享年39歲。從直腸癌復發到轉移淋巴,歷經手術和70次化療,肺部只剩一個葉片,39歲余苑綺抗癌過程非常辛苦,回看她的飲食習慣,她愛吃蔬果、不菸不酒,還喜歡運動,堪稱健康楷模,為何年紀輕輕就罹癌?(原文刊載於2019/10/23,更新時間為2022/8/21)
閱讀更多
2022-08-19
江坤俊
癌症患者不用灰心,癌細胞雖然很難殺死,但它想要亂跑也不是這麼容易,只要你自己夠努力、身體夠好,它就會乖乖地和你和平相處。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