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
吳淡如
孩子大多都是以父母為榜樣,父母的金錢態度,對孩子金錢教育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隨著兒童節的到來,我們不妨探討如何在幫小孩買玩具的同時,教導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存股高手陳重銘、知名作家吳淡如在新書《人生實用商學院:培養理財的富腦袋》提到,吳淡如深知教養孩子不是只是滿足需求,更是教他們如何學習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曾經努力對抗過「小孩吵就有糖吃」。
閱讀更多
2023-03-29
鄒彤文
當我將結婚的消息告昭家人之後,立刻被大姑姑罵到臭頭,她說我是為了逃避生活才去結婚。叛逆鬼如我當然回嘴沒有,但其實我不懂她到底在說什麼。我只知道我對自己的家人感到厭惡。我不想見到兩個花錢如流水的弟弟、想讀私校就讀私校的姊姊,還有一直要我做家事,跟我拿錢的阿嬤。
閱讀更多
2023-03-20
郭美懿
光泉食品暨光泉牧場董事長汪林祥的太太葉淑貞,堪稱最不一樣的企業家夫人。她不參與家族生意、自己抹地洗衣,30後重回校園攻讀碩士,完成五專畢業時「到大學教書」的夢想,而且一教就是20年。儘管28歲罹癌、40年來病痛纏身,67歲的她坦然面對,以身教告訴學生:碰到問題就面對,人生沒有什麼難關過不去!
閱讀更多
2023-03-17
偉文隨筆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
閱讀更多
2023-02-16
黃文局
編按:1970年代,台南出生的台灣囝仔黃文局留學紐約。他身上只剩下400美元(約合台幣12000元),從未修過商學院課程,卻大膽從一張租來的辦公桌白手起家,在風雪中提著皮箱走遍紐約第五大道做生意。憑著過人的膽識與決心,加上精準的商業眼光,短短數年間,他打造出橫跨歐亞美的貿易帝國,而且站穩浪尖40年。
閱讀更多
2023-02-03
周品均
結婚不再只是你們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關於婚姻生活的抱怨,有個萬年無解的就是:婆媳問題。然後大部分的婆媳問題,其實都來自「住在一起」!
閱讀更多
2023-01-25
彭蕙珍
「我這輩子從來沒想到會來做民宿。」澎湖23.5蔚藍民宿女主人莊麗珠為了替先生陳瑞興圓民宿夢,放棄優沃的公務員薪水、想當大學教授的夢想。然而,在40歲那年她罹患了癌症,忽然覺醒,「我問自己,我的一生到底在幹嘛?我究竟想要做什麼事?」「民宿不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想找一件可以做一輩子的事,而且可以做到天荒地老。」從小學中國笛、參加國樂社,學過指揮、作曲的她,最後選擇了畫畫。她確實有天賦,第一次參加台陽美術獎就入選,4度入選玉山美展,得過無數全國及地方美展肯定,舉辦過個展。疫情這幾年,民宿生意不好,她順勢要求先生:「過去20年我的青春歲月都給你了,未來10年能否讓我成就自己。」先生全力支持她的決定。
閱讀更多
2023-01-21
呂秋遠
今天就是除夕夜了,但對許多人來說,過年卻有許多事情教人焦慮,甚至避之唯恐而不及!律師呂秋遠說,如果身邊的人對過年趕到焦躁,還請體諒她、關心他,同時也提醒應摒棄過時的傳統陋習,也許能讓彼此緩解這種過年焦慮症候群。
閱讀更多
2023-01-17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國於2025年,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人口占比大於20%),因此,金管會也推動信託 2.0「全方位信託」計畫,其中安養信託也是一個重點項目。到底信託可以如何協助到我們規劃退休人生呢?以下是筆者協助處理過的一個案例,與您分享。
閱讀更多
2023-01-05
柯文哲
手術檯上的無心跳病人,連心臟都被摘掉了,但透過葉克膜的支持,再加上心臟移植手術,竟然還可以再活過來。這讓我不由得思考,到底什麼叫做死,什麼叫做活?
閱讀更多
10/ 30
第 1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