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0
郭依瑄
55歲的葉麗娟,職業是婚俗媒人,擅長溝通、交際手腕靈活,曾幫助家境不富裕的新郎與親家溝通,2小時內替男方省了20萬聘金!多年來她促成無數美好姻緣,讓新人和雙方家長都滿意,婚禮也能順利進行,而這些成就,其實都要感謝那位,曾經讓她歷經數年「婚內失戀」的丈夫。
閱讀更多
2019-08-21
許瑞云醫師
編按:50歲後的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應該是要玩出快樂第二人生的吧?不應該被「負面想法」所纏繞!如何擺脫?精神科醫師對你真誠的告白:「去看見它、知道它吧!」,這樣的你,才會更加快樂。50歲後的你,這是你的「第二人生」,不應該在生命的另一個開端,以負面悲傷起程;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閱讀更多
2019-08-20
黃勝堅
一個肝硬化末期的爸爸,全身蠟黃、肚子脹得大大的、插著鼻胃管,由三個女兒連扶帶撐著,一路喘進醫院。
閱讀更多
2019-08-12
黃勝堅
一般認為,加護病房的職責就是積極救治病人,因此對於其他的選擇,比方安寧緩和療護、舒適尊嚴照護等,常難開口提供適當的討論,使得家屬做了不適切的決策。這不僅造成病人無法安寧善終、家屬不滿,同時也造成了有限的加護病房資源無謂的使用,使得真正需住加護病房的病人無床可用,大大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原則。
閱讀更多
2019-08-05
愛長照
20210402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2發生嚴重出軌事件,造成51人死亡、至少178人受傷送醫。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個個家庭痛失至親,悲痛不已。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面對悲傷,生者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周邊的朋友又該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場難關?----------------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閱讀更多
2019-07-26
李佩璇
網路上總是充斥著各種「食療」資訊,號稱能降血糖的食物也不少,南瓜可以降血糖,所以每天吃南瓜就對了?!南瓜、山藥、秋葵和山苦瓜等的確能輔助穩定血糖,但一不留意也會踩到地雷。
閱讀更多
2019-07-25
劉家成醫師
昨天我逛臉書看到這篇報導《醫師沒有「順便回答一下」的義務!有病掛號,才是尊重專業》,裡面提到了幾段話讓我很有感。
閱讀更多
2019-07-03
大人學
【編按】中年後,不該再虧待自己的3個理由:1. 人生缺乏體驗,沒有真正過好這一生,沒有讓錢真正發揮作用。2. 家人對你的記憶就是什麼都不准,而不是一起開心生活的回憶。3. 扼殺自己的創造力、積極性,覺得已經對人生盡力了,尤其對想創業的人不利。
閱讀更多
2019-06-27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老化用簡單的比喻來說就是生鏽,讀者們常常能從電視或報章雜誌看到,從古墓中挖出的陪葬飾品尤其是銅、鐵器,出土時都已經鏽蝕而且部份已支離破碎,人體的老化也是一樣。因氧化作用在表面產生了物質鏽,不過要產生這種物質還必須要有催化劑,這個催化劑就是鹽分。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