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不結婚

顯示第 121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39

不怕多繳60萬稅金,從兒子手裡收回2千萬別墅:不讓子女搭便車,孩子才能有出息

tCol 2019-10-28

陳志武

不怕多繳60萬稅金,從兒子手裡收回2千萬別墅:不讓子女搭便車,孩子才能有出息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曾說:「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拐杖,只要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定期間內你給一個人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裡就開始有被照顧的需求了。」他進一步說:「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行為,會使一個人失去節儉、勤奮的動力,而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更重要的是,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就搶走了他的命運。」

閱讀更多

「殺人兇手!都是你們害死爸的...」2例子告訴我們:家裡面誰最笨?付出最多的人最笨

tCol 2019-10-09

大師兄

「殺人兇手!都是你們害死爸的...」2例子告訴我們:家裡面誰最笨?付出最多的人最笨

總是為家裡付出,照顧弟妹、孝順爸媽;人到中年,成為父母的照顧者,不料卻被兄弟姊妹辱罵:「殺人兇手!」照顧者付出了一大半輩子,奉獻的熱忱瞬間冰凍至極。付出照顧被視為理所當然,沒有換來群起的掌聲,而是無情的責備。心裡面哀號:「我這麼努力付出照顧,到底是為了什麼?」家裡面誰最笨?一面倒付出照顧最多的人最笨...

閱讀更多

50歲後,是一杯散發淡香的清茶...懂得這2個關鍵,讓第二人生真正活得幸福快樂!

tCol 2019-07-23

廖慧淑

50歲後,是一杯散發淡香的清茶...懂得這2個關鍵,讓第二人生真正活得幸福快樂!

美國旅行作家保羅.索魯(PaulTheroux)曾在《旅行上癮者》一書中寫道:「當我獨自一人時,我比較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閱讀更多

54歲會玩又會理財!歐洲自助旅行50天才花10萬,超快樂第二人生這樣玩

tCol 2019-01-24

彭芃萱

54歲會玩又會理財!歐洲自助旅行50天才花10萬,超快樂第二人生這樣玩

5年4班的Maggie很愛旅遊,39歲那年她第一次一個人勇闖天涯——到雲南麗江旅行一個月,這次經驗她發現,獨自旅遊並沒有想像中危險,「我在旅途中也遇到女性自助客,覺得一個人旅行並不難。」2013年和3位友人到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窮遊50天,只花了10萬元(不含機票)。

閱讀更多

50歲退休族王沐春:三條件搜出好料股  配息夠甜不怕動盪

tCol 2018-12-12

謝富旭、林心怡、唐祖貽

50歲退休族王沐春:三條件搜出好料股 配息夠甜不怕動盪

「2019年的確要謹慎,但完全不投資的話,風險更大!」已退休的前基金經理人,目前為數家財經媒體供稿的王沐春如是說。

閱讀更多

人生越老越美麗!凡事「親力親為」 掌握退休生活的美好

tCol 2018-07-23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人生越老越美麗!凡事「親力親為」 掌握退休生活的美好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就沒有跟太太上戲院看電影,後來孩子漸漸長大,也都習慣全家人在家用投影機權充家庭電影院看影片,但是當知道「積存時間的生活」這部日本紀錄片在台灣上映時,總算與太太重溫幾十年前兩人約會看電影的浪漫情懷。

閱讀更多

老後更要學會放手!別干涉兒女與孫子的人生

tCol 2018-05-28

聯經出版

老後更要學會放手!別干涉兒女與孫子的人生

最近,討厭被干涉而不與鄰居往來的人似乎愈來愈多了。尤其是公寓的住戶,有時連隔壁住了誰都不知道,這一點相當令人驚訝。

閱讀更多

退休後開始充實心靈吧!人人都能過真正富足的生活

tCol 2018-05-18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退休後開始充實心靈吧!人人都能過真正富足的生活

美國自然作家梭羅認為,我們的財富應該用我們的閒暇時間、而不是用擁有的財富來衡量。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每個退休的人都是富裕的人;或者,雖然還沒有退休,但是能夠拒絕物質誘惑,不為了賺更多錢而犧牲自己時間的人,也是個富足的人。

閱讀更多

50歲的女子學:學會獨立、放下完美,婚不婚姻都快樂!

tCol 2018-02-14

大人的孩子氣

50歲的女子學:學會獨立、放下完美,婚不婚姻都快樂!

「不曾戀愛過的人是不幸的。比之更不幸的卻是那些從不曾失戀過的人。」戀愛經驗豐富,五十一歲出家,但至今仍十分活躍的日本女作家瀨戶內寂聽(本名瀨戶內晴美)在出家前(五十歲)的散文集《愛戀為什麼不》中如是寫道。

閱讀更多

進入空巢期,「老同學」很重要!懂得生命無常之後,是相聚的最好時刻

tCol 2018-02-13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進入空巢期,「老同學」很重要!懂得生命無常之後,是相聚的最好時刻

這十多年來,一直都有機會在通過國家考試,即將正式擔任公務員之前的受訓期班裡講課。我總會在上完課後提醒這些眼睛猶會發亮的學員,要珍惜一起受訓、一起準備考試的同學。因為在人生裡,我們會認識許多朋友,工作上也會不斷有新同事,但是同學只會愈來愈少,人數只會逐漸凋零,所以「同學」這種關係是很難得的。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