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李偉文
自從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職位之後,很多會議與活動不再非要親自出席不可,多出來的時間,我以演講當作環境行動、社會服務的一環,因此只要排得出時間,演講邀約總是盡可能參與。這二十年來,幾乎臺灣大部分機關團體都去演講過了,有的還不只去一次。
閱讀更多
2023-04-11
李偉文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美國參議員受《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作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影響,發起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活動,當年是為了抗議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及產業排放濃煙卻無法管制,要求國會通過環境生態法案。
閱讀更多
2023-04-06
偉文隨筆
要獲得「頓悟」並不容易,只有我們被感動,或我們生命情境與某個遭遇有所呼應的狀況下,這些故事或情境才可能帶給我們頓悟,這也就是有句話說「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出現」的意思。至於什麼時刻是「準備好的狀態」?當一個人處在困惑、徬徨、或好奇時,就是準備好的時候。
閱讀更多
2023-03-28
李偉文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3-03-17
偉文隨筆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
閱讀更多
2023-02-24
偉文隨筆
自古以來,幾乎不管什麼宗教或靈修團體,都把獨處當作是尋求來自上天啟示必要的手段,透過獨處,人類才能與超越的靈界交流,當然,不管我們是不是相信有這麼一個最高的主宰存在,在大自然裡獨處,有機會體會到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經驗,那種人與眼前景色似乎已經不再有界線的神祕體驗,如同祈禱,幾乎不可能發生在身旁有人吱吱喳喳講話時。
閱讀更多
2023-02-23
傅恪恩
「 不結婚 又不生孩子,你留下的錢要給誰?」雖然許多年輕人從長輩嘴裡,聽到這句催婚台詞,總忍不住在心理嗤之以鼻的回嘴「難道我自己把錢花掉還是難事?」但今天要講的大齡單身例子,倒是想分享給這些朋友做一個思考。
閱讀更多
2023-01-21
呂秋遠
今天就是除夕夜了,但對許多人來說,過年卻有許多事情教人焦慮,甚至避之唯恐而不及!律師呂秋遠說,如果身邊的人對過年趕到焦躁,還請體諒她、關心他,同時也提醒應摒棄過時的傳統陋習,也許能讓彼此緩解這種過年焦慮症候群。
閱讀更多
2023-01-10
女王
因為怕年紀大了,不會再遇到下一個,所以即使現在的對象不好,也只好將就、湊合在一起?常聽到很多人問感情,都是說自己年紀不小(有的其實才三十出頭而已),怕「過了這個村就沒有下個店」,不會再有機會了,所以即使現在交往的對象很不ok,還是勉強自己在一起。尤其是想要結婚,到了適婚年齡的人,害怕年紀越大越難結婚,加上家人壓力,就會將就自己,勉強走入婚姻⋯⋯
閱讀更多
5/ 14
第 5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