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4
郭美懿整理
台灣外食人口突破千萬,13~64歲國人更有7成三餐都是在外,許多人擔心飲食不夠均衡,每天吃維他命補充營養,但你可知若同時服用藥物,保健品與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藥師廖偉呈與營養師張宜臻特別聯手合作,一同整理維生素與藥物的交互作用表,提醒民眾吃維生素保健康之餘,也要注意是否與平日服用的藥物有衝突!
閱讀更多
2023-08-09
郭美懿整理
桃園中壢市忠貞市場某知名越南法國麵包排隊名店,日前爆出食物 中毒 ,民眾食用後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不適症狀,截至8/6通報個案來到422人,其中有4人檢出沙門氏桿菌。衛生局3日查核時則發現,該店食材備製場所冰箱溫度不足,蛋黃醬也是在家製作完成後常溫送至攤位,疑似於製作蛋黃醬前,未落實雞蛋清潔。
閱讀更多
2023-07-28
翁申霖 整理
隔夜菜有多傷身?有營養師提醒,倘若亂吃隔夜菜,容易造成食物 中毒 ,既傷身又傷腎;此外,包括保存、加熱方式錯誤,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閱讀更多
2023-07-18
郭美懿
今夏創下世紀高溫,不少人吃冰消暑,卻有民眾到高雄某冰店吃冰,卻吃到疑有沙門氏菌的八寶冰,導致全家13人中有11人腹瀉、嘔吐、血便,還釣出網友表示兒子疑是因此腎衰竭住進加護病房,截至週二(7/18)下午4時,累計已有44人吃冰吃到 中毒 。對此,冰店老闆娘鞠躬3次致歉,經高雄市衛生及抽驗冰品,並將檢體同步送中央疾病管制署檢驗,檢驗結果發現,八寶冰食材與患者檢體均檢出沙門氏桿菌,污染源疑似是「八寶冰配料」,研判是店家「自製豆類及相關配料」可能為環境污染致病源。醫師指出,沙門氏菌是經由糞口傳染,患者經常是吃到被鳥禽糞便汙染的食物或水,如雞蛋、未煮熟的蛋奶、肉製品等。感染後會有發燒、嘔吐、腹痛、拉肚子等腸胃症狀,一般人雖多在3天內痊癒,但仍有5%菌血症機率,若惡化成敗血性休克、心內膜炎、腦膜炎、敗血性關節炎或骨髓炎等病症,甚至可能致死。
閱讀更多
2023-06-13
NOW健康
為了響應環保和減少塑化劑的危害,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減塑政策,其實除了外來物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之外,台灣整合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暨卓越健康診所院長劉士銘表示,人體內的重金屬殘留問題也相當嚴重,但由於重金屬殘留所帶來的危害並非立即性,因此長期被忽視,等到發現時已全身是病,若能定期檢測,搭配螯合排毒療法與微量元素,特別是硒的補充,能幫助重金屬排出體外,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5-22
賴俊佑
「從我媽走了以後,我爸就一直很努力地活著,不想造成任何人的負擔。這次,就讓我們不那麼堅強一點,好嗎?」
閱讀更多
2023-04-29
中時新聞網 記者何立雯
今周刊編按:澳洲一名24歲的澳洲昆士蘭大學生肖雷(Alex Shorey)來台當交換生,3月因誤食老鼠藥 中毒 命危,不過經北醫醫療團隊急救後,目前情況轉好穩定,4/28已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而該名交換生表示應該與台灣街頭小吃無關,但也不明白怎麼會接觸到老鼠藥。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表示,台灣的滅鼠藥成分以「抗凝血劑」居多,若是人誤食的話,也可能會發生出血症狀,建議盡速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2023-04-24
中時 蔡依珍
台大物理治療系五年級學生簡國洋家境清苦,曾因積欠房租差點流落街頭,為了分攤家計,高一時毅然決然休學賺錢貼補家用,打工仔生活讓他更珍惜學業,復學後從中後段飆到全班第一名,並考上台大物理治療學系。豈料大二時又被高利貸逼債、母進醫院,所幸在校方和師長幫助下度過難關,且就算遭遇挫折仍連年拿書卷獎,讓他獲得總統教育獎和救國團全國優秀青年肯定。
閱讀更多
2023-03-22
郭美懿
新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大幅放寬口罩令,不過流感等呼吸道病毒仍持續於社區活動,光是上週(3/14~3/20)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就高達47,009人次,預估要到清明節之後、4月中旬才能脫離流感季。無論是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都會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一旦覺得呼吸卡卡、甚至喘不過氣來,是不是就要趕快就醫呢?如果想看醫生要掛哪一科?又可能是罹患什麼疾病?
閱讀更多
2023-02-20
李啟彰
很多愛茶人買茶、泡茶、喝茶,還有許多人以茶養生,卻不知道自己喝下的茶究竟對身體有無害處。資深茶人李啟彰指出,近年來飲茶族群急速增長,茶農為了增產使用農藥和化肥,而5個體感訊息可以幫助你分辨喝的茶有無農藥超標、農殘。
閱讀更多
5/ 20
第 5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