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彭芃萱
林晏廷在南投埔里出生,她從小愛與田野為伍。婚後經商失敗,父母無條件接納她,於是選擇返鄉種花、種菜。20多年前,開始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西洋生菜,搏得「生菜女王」美名;10多年前從荷蘭引進食用花,成為先驅。新冠疫情爆發後,事業面臨嚴峻考驗,尤其三級警戒,飯店、餐廳停業,生菜無處可賣,收入慘淡。雪上加霜的是,合作多年的銀行此時抽銀根。幸好許多好友相挺、得以度過難關。年前,她又面臨跳票困境,「我急到都要去跳樓了!」好友姐姐借她資金周轉,林晏廷感恩道:「沒有他們,我就倒了。」
閱讀更多
2022-03-04
郭美懿
好不容易晴朗回暖,週末又將變天!中央氣象局預報顯示,週六(3/5)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轉涼,氣溫將驟降6~8度,週日晚間更將迎來新一波冷氣團,屆時 中部 以北將轉為濕冷天氣,北台灣氣溫更將驟降到12度左右。正值春季加上疫情趨緩,許多民眾出門賞花及泡湯,但春季早晚溫差大,國民健康署提醒,要特別注意氣溫變化及做好保暖措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建議採多層式穿搭法,適時增減衣物,來防範溫差與低溫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2-02-04
今周刊數位內容團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考量年後民眾的醫療需求,如一般住院及開刀都會變多,為保留醫療量能,羅一鈞副組長補充,呼應陳時 中部 長的春節後的「不放鬆但分流」,從1/15到2/3針對落地採檢陽性旅客前往北區3家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同時段落地採檢陽性共計366位,分流占59.6%。指揮中心已整備開設完成北中南區,共11家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合計量能已有1221間房間,並且持續增加中。
閱讀更多
2022-01-14
《好健康》雜誌 / 陳詩婷
更新時間:20220114編按:台大經濟學系教授張清溪、也是經濟學「台大四人幫」成員之一,週四(1/13)搭乘捷運時,因心肌梗塞忽然失去意識昏倒,警消到場時心肺功能已停止,緊急送往國泰醫院仍宣告不治,享壽74歲。張清溪過去曾與吳聰敏、許嘉棟、劉鶯釧,共同出版《經濟學:理論與實際》,4人合稱「台大四人幫」,這本書被譽為是經濟學「入門聖經」。說到心肌梗塞,通常一般人都直覺是「胸悶、胸痛」,這是「急性心肌梗塞」,就是血管中斑塊突然剝落,導致血栓。而有些人在心肌梗塞前,並沒有胸悶胸痛等症狀,反而是之前可能出現胃痛、肩膀痛等間接症狀,或呼吸變急促、噁心想吐、頭昏昏的冒冷汗、臉色蒼白。只要這些症狀持續5分鐘以上,就有可能是心肌梗塞正在發生中,如果可以早點發現這些前兆,就要趕快進行自救!
閱讀更多
2022-01-05
萬年生
更新時間:2022/1/5 13:55編按:鋼界強人、豐興創辦人林文貴昨(4)日傳出辭世消息,享耆壽98歲。一向以誠信備受業界敬重的林文貴,1969年創立豐興鋼鐵,不但曾與鋼鐵龍頭中鋼競逐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寶座,更是極少數三代都在公司上班的上市公司;2015年豐興鋼鐵的員工平均年薪破百萬,創辦人林文貴,有何傳承三代的人生智慧?以下為《今周刊》2016年的報導。===========================================
閱讀更多
2022-01-04
NOW健康
天氣轉寒,男性手腳容易冰涼當心不舉。小林從年輕時就有手腳容易冰冷的問題,女友甚至因為他的手實在太冰冷,要戴手套才願意牽手。日前兩人相約到 中部 微旅行過夜,沒想到當晚氣溫驟降,兩人在棉被辦事還是感覺冷颼颼,更糟的是小林那晚之後竟然開始硬不起來,下半身思考能力明顯出現障礙。後來就醫檢查,才得知自己有末梢循環不良問題才導致無法正常勃起,所幸經中醫調理後,末梢循環改善了,四肢不再冷冰冰,小弟弟硬不起來的問題也隨之消失。
閱讀更多
2021-12-06
彭蕙珍
袁相杰46歲那年被診斷肺腺癌末期,陪他看診的家人哭倒在地,他反而冷靜問醫生:「你建議我如何治療?」抗癌5年多,今年初回診,腫瘤標記指數維持在正常標準值3,成為5年不到5%存活的少數幸運兒。「很多人問我:『你做了什麼,讓病好了?』我認為應該要問:你沒做什麼?」「有些人會煩惱自己會不會死掉?藥會不會沒有效果?我沒有煩惱這些事,我不去想。」袁相杰笑著說。
閱讀更多
2021-11-02
財訊 文/游筱燕
疫情改變人們面對死亡的方式,室內靈骨塔因有群聚問題,興起入土為安的樹葬、花葬,以及火化土葬的風潮。
閱讀更多
2021-09-10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44
Q:我是文蒨,57歲,老公62歲,有31歲的女兒跟29歲的兒子,都已經成家,女兒跟女婿以及2歲孫子住在台北,我們住在 中部 。女兒婚後5年至今,不時就來訊、來電哭訴,我就得上台北去她家找她,或有時帶回家來,反反覆覆搞得我累死了,被女婿認為是過度干涉,我還靠要打點孫子的事才能去她家。今年初,女兒開始因為憂鬱症去看精神科,最近3個月變本加厲,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1點,一天4、5通電話,每次30分鐘,我當然會聽她抱怨,但每次都說同樣的事,還不斷攻擊我,我覺得自己達到極限。她還總說「妳不瞭解我!」「妳從來沒愛過我!」完全跟吵要玩具沒買給她的小孩子一樣!我們家開店做生意很忙,從小她就在店裡長大,她一直抱怨我「永遠都是很焦躁不耐煩的樣子!」她從小是乖孩子,但高中時大反叛,還曾逃學過,後來出社會上班,也只是拼命玩,幸好結婚了,終於搬離家,我才算鬆了一口氣,但沒想到婚後麻煩才開始,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難道是我上輩子欠她的,才會現在得還債?她已經31歲了,難道下半輩子也要繼續哺乳這樣的大孩子嗎?我怎樣才能獲得解放?
閱讀更多
2021-09-06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人在第三人生,非常勤於出國旅行,一者有錢有閒、二者受很多熟齡作家最愛分享的旅行經驗所驅使、三者環遊世界是絕大多數人的夢想。不過,自從去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後,大家幾乎很難再出國旅行,從臉書發文減少、不再分享旅遊美照,即可發現很多人的生活開始頓失重心。
閱讀更多
4/ 11
第 4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