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NOW健康
夏天高溫溼熱,身體發熱、冒汗或臉紅是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是稍微一動就突然熱得受不了,情緒易怒,或是晚上睡眠斷斷續續,若又正好是在50歲前後的女性,那麼很可能是更年期警訊,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閱讀更多
2023-06-30
NOW健康
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健保資料庫發現,因精神相關疾病就醫人數2021年達145.4萬人,較10年前的2012年94.0萬人,成長約54.8%;另觀察統計數據,領有慢性精神病重大傷病卡近20萬病人中,約有5成是思覺失調症,顯示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正逐年增加,需要長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3-03-14
郭美懿
失智症名列全球第7大死因,至今沒有藥物可以治癒,除了預防之外,目前多倚賴化學藥物來延緩認知退化,不過 中醫治療 其實也能幫上忙。近日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收治一位82歲阿嬤,透過「頭皮針」治療讓阿嬤思緒逐漸清晰,不僅認得身邊照顧的家人與看護,簡單的加減算數也難不倒她,從沉默不語變得愛說話,復原狀況讓家人欣喜不已。
閱讀更多
2022-06-17
HEHO健康網
新冠病毒延燒,帶來的不只是面對疾病當下的恐懼,甚至連康復後都無法倖免於難,必須擔心面對「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而「腦霧」就是新冠康復者最常見的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2-04-12
郭美懿
65歲的郭先生有糖尿病和3次腎結石病史,近日因排尿疼痛、血尿就醫,發現左側腎結石復發。他在醫生建議下接受兩次體外震波碎石術,配合西藥並每天多喝水,但這次約1.7公分的結石卻相當頑固,完全沒有崩裂跡象。幸而配合 中醫治療 ,服用去濕熱、鹼化尿液的中藥一段時間後,米粒大的小石頭終於跟著尿液排出身體,讓郭先生不再為石所苦。
閱讀更多
2022-04-08
NOW健康
老公天天喊累性趣缺缺,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張小姐與高科技工程師老公透過相親結婚,婚後發現老公每天下班倦容滿面,即使補眠精神也不見好轉。更糟糕的是,老公碰她的次數,新婚不到半年就「歸零」。為了挽救自己的性福,張小姐拉著老公就醫檢查,發現老公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影響性生活。後來接受 中醫治療 ,同時調理體質,老公元氣逐漸恢復,張小姐也重拾性福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1-04
NOW健康
天氣轉寒,男性手腳容易冰涼當心不舉。小林從年輕時就有手腳容易冰冷的問題,女友甚至因為他的手實在太冰冷,要戴手套才願意牽手。日前兩人相約到中部微旅行過夜,沒想到當晚氣溫驟降,兩人在棉被辦事還是感覺冷颼颼,更糟的是小林那晚之後竟然開始硬不起來,下半身思考能力明顯出現障礙。後來就醫檢查,才得知自己有末梢循環不良問題才導致無法正常勃起,所幸經中醫調理後,末梢循環改善了,四肢不再冷冰冰,小弟弟硬不起來的問題也隨之消失。
閱讀更多
2021-12-24
NOW健康
日前1名網友在論壇PO文表示,自己因疫情關係,外出隨時攜帶酒精消毒,但卻還是得到「菜花」,推測應是在健身房因使用浴巾而染上,讓他崩潰不已。執業30多年的中醫師黃慶雲表示,一般民眾認為菜花只會經由性行為所傳染,這是錯誤的觀念。只要是直接接觸到菜花患者使用過的東西,如:浴巾、馬桶等,都可能會感染。
閱讀更多
2021-12-03
NOW健康
天氣早晚寒意明顯,溫度變化大,皮膚也開始鬧脾氣!你也有冬天皮膚乾癢的困擾嗎?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冬季寒冷,會造成人的皮膚毛細孔閉縮,油脂分泌相對減少,因而出現惱人的乾癢症狀,但如果按耐不住抓個過癮,很可能破皮而疼痛、甚至感染或結痂,影響美觀。
閱讀更多
2021-12-01
NOW健康
近來氣溫逐漸下滑,夫妻或情侶躲在被窩取暖更增進了「人與人的連結」。1名年約40歲男子阿德(化名)發現,這段期間與另一半恩愛時,總是力不從心,於是偷偷嘗試各種偏方,希望能解決不舉問題盡快恢復一尾活龍。
閱讀更多
3/ 13
第 3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