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郭美懿
藝人羅志祥日前揭露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已3年,引發外界廣泛討論。其實林志玲的母親疑似也罹患此症,並在女兒結婚後快速惡化,林志玲就曾提到願意「用很多日子去換一天『媽媽還記得我』。」兩位星媽都是65歲上下就罹患阿茲海默症,且目前無藥物可治癒,不過卻能靠日常飲食延緩失智發生,如「麥得飲食」能減少50%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逆轉腦齡7.5歲。
閱讀更多
2025-02-25
蔡佳伶整理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推高,台灣預估今(2025)年即邁入超高齡社會,並推估出老年人口在2039年將佔總人口30%。伴隨高齡化人口而來的問題,便是台灣失智症盛行率連帶攀升,根據內政部2017年的人口統計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的盛行率約7.94%,且盛行率隨年齡逐步攀升。
閱讀更多
2025-02-14
郭美懿
肝癌已連續44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第2名,主要成因來自B肝與C肝,若不理會,肝炎恐惡化為「肝硬化」,再演變為「肝癌」,形成所謂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不過即使罹患肝炎,只要定期追蹤就能及早發現肝腫瘤,並透過RFA(射頻消融術)進行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4年來就收治上百位超過80歲的高齡患者,其中有位95歲阿公3度發現肝腫瘤,更是「來一顆燒一顆」抗癌成功。
閱讀更多
2025-01-03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高血壓被封「沉默殺手」,是導致腦、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因,國內超過500萬人罹患高血壓。營養師李婉萍提供穩定血壓的5種食物,像是堅果、優格、深綠色蔬菜、含花青素的莓果及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魚,「不吃藥也能逆轉高血壓」。
閱讀更多
2024-11-17
郭美懿整理
肥胖是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而調整飲食、規律運動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不過許多人都會質疑:為什麼已經吃得很少,還是瘦不下來?或許「個人的血型」是關鍵。國外研究顯示,如果針對不同血型去調整飲食、運動,能幫助減脂更順利,例如A型血的人不易消化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可選擇植物性蛋白;至於O型血則對肉食的消化能力較好,可採高蛋白飲食,也要多攝取好油。
閱讀更多
2024-10-01
優照護
隨著全球人口逐漸老化,高齡者的健康照護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而如何透過適當的飲食和運動來維持高齡者的健康,則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閱讀更多
2024-10-01
郭美懿整理
李太太罹患糖尿病已經30年了,近1年回診抽血報告發現腎功能逐漸下降,但因血糖控制的關係,她只知道要少吃白米飯,多吃糙米或 五穀 類當主食,對控制血糖比較有幫助,也要多吃蛋白質才不會肌少症。可是腎功能不佳的人就不適合吃糙米,讓李太太一時慌張起來,什麼都不太敢吃,1個月內體重就掉了2~3公斤。
閱讀更多
2024-09-09
郭美懿
歌仔戲國寶楊麗花近年已少在媒體上公開亮相,日前卻因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拜訪,意外曝光近照。即將在10月歡度80歲大壽的她,看起來依舊神采奕奕,瞬間讓不少網友陷入回憶殺。其實2年前楊麗花為領取第33屆傳藝金曲獎戲劇表演類特別獎現身,就被大讚「70幾歲了看起還是很年輕」!當時愛徒陳亞蘭也分享楊麗花的養生之道,包括:每天早上起床就是聽音樂,過世外桃源的生活、沉澱心靈,以食補取代吃藥等,但強調巨星不挑食,「沒有要吃很貴的食材,菜脯也吃。」
閱讀更多
2024-07-15
學老誌/陳珮蓉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在談營養之前,我先分享我對高齡養生的美好印象。記得幾年前去日本參訪居家營養照顧,有兩個場景印象深刻。在日本居家營養師的引領下,我們進入個案家中,迎接的是個案自種自製的冰梅子茶;而她是一位有巴金氏症而坐輪椅的老太太。另一個畫面,是我們參訪一個共餐點,來參加的長輩們全部穿著體面,展現精氣神!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儘管年老而身體功能退化,仍然能夠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同時還能分享親友,並且呼朋引伴常常聚餐並且認真打扮出場,能讓人維持年輕活力!而這些需要一些學習,以及主動積極的生活態度。高齡養生,熱量(卡路里)與心情能量是同等重要的。高齡營養保健,也有一些需要關注的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7-04
蔡曉萱整理
「油包肉」聽起來似乎是某種令人垂涎的美食,實際上卻是一種潛在的健康危機。現代人普遍飲食不均衡,常常以外食為主並缺乏運動,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迅速,體脂肪則急遽累積,造成所謂的「肌少型肥胖」問題,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見。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師王盈媗提醒,這種體型不僅影響外觀,更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那麼,到底什麼是「油包肉」?為何如此危險?又有哪些人特別需要注意?
閱讀更多
1/ 11
第 1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