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李豐 醫師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醫師李豐,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閱讀更多
2020-06-24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端午連假到來,想必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假期。而吃粽為國人多年來的飲食傳統,然而你知道吃下肚的粽子不但熱量高,且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及胃脹氣。創健預防醫學機構告訴您,該如何吃,才能享受美食並且hold住健康不打折!
閱讀更多
2020-06-16
生活i健康
想要保護腎臟,調整平日的飲食習慣是首要之務!像是避免重口味烹調,大餐頻率要減少,多吃蔬果與全穀類,以及時常補充水分等,都是避免增加腎臟負擔的好方法。
閱讀更多
2020-06-02
照護線上
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致死率都很高,且不少人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帶原者,一起來看懶人包!這裡要討論的肝癌,是指「原發自肝臟細胞的癌症」,而不是指從大腸癌、乳癌、胰臟癌轉移到肝臟的「轉移性癌」。
閱讀更多
2020-03-13
華人健康網
你「大便」過後,大便有黏在馬桶?會留意自己大便的便便狀態嗎?有不少網友曾詢問:「大便黏馬桶,是身體哪裡有問題?」、「聽說便便黏黏的代表體質出問題、容易罹癌症,真的嗎?」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吧!
閱讀更多
2020-01-10
彰基院訊
忙碌的工作及壓力下,相信很多人都有腸胃不適等經驗,其實腸胃道疾病與長期不當的飲食習慣有關,除了三餐無法規律進食造成的胃痛、進食太快造成的消化不良,飲食中纖維攝取不足造成的便秘,更是門診營養諮詢中常見令人困擾的腸道疾病。
閱讀更多
2019-12-16
邱玉珍, 張雅雯
年輕時,納祖德外表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同學還「臭老」;才剛邁入致事之年(七十歲)的他,外表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十歲。朋友們問他如何保養?他說:「只有一個祕訣──吃得少、吃得巧、吃得簡單清淡」,掌握這些原則,逆齡不是問題。
閱讀更多
2019-12-10
華人健康網
黑心油風暴讓人「食」在不安,而近年風行自美國的「原始人飲食法」(Paleo Diet),也開始受到矚目!原始人飲食法是梅根福克斯(Megan Fox)保持火辣身材的秘訣,也是NBA球星「雷射槍」艾倫 (Ray Allen)減重訓練出精壯體格的飲食妙方。除了甩肉效果絕佳外,美國最新研究更顯示,原始人飲食法更能降低大腸癌機率一半。
閱讀更多
2019-10-29
照護線上
編按: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致死率都很高,且肝癌患者不少人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帶原者,一起來看懶人包!醫師指出,腹脹、疲憊感揮之不去...等等肝癌警訊都要小心!此外,體重過重、愛吃含黃麴毒素食物,以及有嚴重酒癮等等「惡習」要少做,很致癌...
閱讀更多
2019-09-18
Q老師的營養教室─張佩蓉營養師
我們都知道多吃蔬果對身體好,因為蔬果含有許多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一些特有的植物性化學物等等,其中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那到底什麼是膳食纖維呢?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