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彭蕙珍
在大學當助理教授的江季芸,43歲那年忽然驚覺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一定會遇到招生名額不足問題。她訂了「10年離開校園」投資計劃。然而,婚後和先生一起買房、買車、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省吃儉用自己也只存到100萬。設定目標後,她和先生商量,將房子拿去貸款200萬,加上原來存的100萬,2015年將300萬投入股市,靠著存股,5年滾出千萬資產。存股7年,今年被動收入達70萬。因為人生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毅然選擇離開教職去圓夢。將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等於儲蓄歸零,必須再重新累積存款。幸好江季芸擅長規劃,很快就找到適合自己的記帳方式,再存一桶金。
閱讀更多
2022-12-16
瓦基(莊勝翔)
設定目標的方式,我分為長期、短期和微型目標,這是幫助自己貫徹「以終為始」的思維,讓每個行動都圍繞著最終極的目標。我們已經學會用「十年願景」設定長期目標,用「兩年封面故事」給予自己一段試驗期,設定短期目標。但你可能會覺得這兩個目標還是太大,具體應該做什麼呢?我把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做的事,稱為「微型目標」。
閱讀更多
2022-12-15
John Lee
我認識一位目前已經退休的公務員,他當初錄取後、分發前的空閒時間去補習班授課。他現在持有的唯一財產是一間公寓,那是他用授課半年的薪水買的,後來當了一輩子公務員,卻沒能存下任何積蓄。當年他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講師,補習班也試圖挽留,但最後他還是選擇當個公務員。當時他為何沒想要留在補習班呢?如果他選擇繼續當講師,說不定早就成為有錢人?
閱讀更多
2022-12-14
樂透人生─吳家揚
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2022年Q3斥資41億美元,首度買進台積電ADR,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公司。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股神大舉買進的股票有什麼特徵?他買進的時間點,又能讓小股民得到什麼啟發呢?
閱讀更多
2022-12-12
小虎文
「當我隔著薄薄的菜瓜布、一遍遍刷掉馬桶上的髒污,對我是很大的衝擊,也是很深的體悟。」人稱「十方老師」的暢銷作家李雅雯說。一位教人房地產與股票的理財作家,卻蹲在連鎖 企業 的馬桶旁清潔,她的人生到了中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閱讀更多
2022-12-12
中時 林周義
今周刊編按:「我覺得我很幸運,至少上天把太太留下來!」曾任科技部長的台大電機系名譽教授陳良基,日前透露太太是憂鬱症患者,2年前試圖輕生被救回,回憶那一刻自己緊握太太抓著陽台欄杆的手,至今讓他感到心驚。太太當天被救下來之後,旋即送醫住院2週,但結褵40年的妻子卻在治療過程中變成了陌生人:失去所有情緒、生理功能退化,最後連大小便也無法控制…,彷彿走進漫長而黑暗的隧道裡。時任科技部長的他,立刻決定向內閣請假,之後更毅然辭官,花1年時間陪伴太太走出憂鬱。日前陳良基出席憂鬱症防治協會20週年活動時,特別以患者家屬身份現身說法,分享照顧太太的經驗。他提醒患者親友要有耐心、信心,相信患者可以靠著旁人的鼓勵慢慢恢復。
閱讀更多
2022-12-0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人退休後,靠存股領股息來過日子,我也經常為文建議可以這樣做。不過,存股族最青睞的金控股和高股息型ETF,今年都因獲利大幅衰退,或是隨大盤下挫,「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讓很多人懷疑這套作法還能適用於未來投資嗎?
閱讀更多
2022-12-06
優照護
父親這輩子的摯愛是小他近10歲的母親,即使頭髮已花白,那藏不住魚尾紋的笑靨,在父親眼中仍然美得不可方物。母親躺在病床上時,父親守在旁邊片刻不離,不時撫弄她輕柔髮絲,只因為母親害怕孤單。但那一天,父親自己也倒下了,身為兒子的我,卻無助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22-12-02
張國洋, 姚詩豪
一生的際遇與成就,都是命中註定的嗎?我現在的選擇,10年後仍是正確的嗎? 下一步該怎麼走,才會通往真正的快樂? 人生再怎麼絢爛,最後還是兩腿一伸。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閱讀更多
2022-12-02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6
Q:我是文芬,今年59歲,老公61歲,有位獨生女33歲,她在大 企業 上班,收入還算安定,自己在公司附近租屋住。我覺得她差不多該找對象了,但她說不喜歡小孩,一點也不想生孩子,如果結婚對男方過意不去,而孩子若給她這樣討厭孩子的母親扶養非常可憐,因此沒有結婚念頭。她下班後總是一個人,問她為何不跟其他同事或朋友聚會、出遊?她說自己從小學到高中都因人際關係搞得疲憊,不想積極交朋友。回想起來女兒大學時雖然有朋友,但從沒出現一群人開心大笑的場景,也很少看到她跟別人打電話聊天,我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跟她談這件事?看她每天不開心,臉上鮮有笑容,好像所有事全都自己扛起來,不跟別人訴說,喜怒哀樂都逐漸稀薄化。即使薪水、年終獎金進帳也不會特別開心,也不大花錢,說是為了今後人生不能不節省、存錢,一點也不想用在玩樂上。不旅行、也不添購衣物或吃美食,對於快樂開心的事都躲得遠遠的!像我們聚餐,她吃東西也讓人覺得是為了活下去才吃,無法享受吃喝本身的快樂,做什麼都是不得已,作為母親的我,看了覺得很心疼。她的人生還很長,我希望她能積極享受人生,每天都開心過日子,但不知該從哪裡勸起,才能讓女兒變開朗、多跟人來往,即使吵架也可以,別跟所有人保持距離地生活。如果可能,還是希望她能結婚,不要孤零零地一個人,否則我連死都無法安心,覺得必須活得比她久,才不會讓她獨自活著!一個人能活得很好也罷,但作為父母,還是期待她有人相伴,才不寂寞,而且我的朋友們都抱孫了,讓我去參加同學會也感覺很不是滋味!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