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優照護
編按: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統計,2022年扶養比為42.2,每4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而推估至2030年高齡人口增加、工作人口更少,平均每2.7人就要扶養1位長者,到了2050年,扶養者更只剩下1.4人!面對扶養比陡升,一旦家中長輩需要照護,恐怕人力調度成難題。曾有網友表示長輩在家沒人顧,容易發生意外,但想把老人送到安養院,卻淪為「不孝」的代名詞,甚至被指為「遺棄」,引發兩派論戰。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指「不知道曾幾何時開始,在台灣把老年人送往安養院是一件被認為子女不孝、父母丟臉的事情。明明在事實上,是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會發生意外,也避免一個人胡思亂想才送去的,何況安養院也是要付錢的,怎麼會淪為不孝的代名詞?」對此,有網友認為把長輩送到安養機構「像是被遺棄」、「餘生在一個不認識的環境、沒有家人陪,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有能力就請外籍看護,加食宿一個月也才3萬,多站老人家的角度想想吧」。另一派人則認為,「安養院24小時有護士和長照師隨時顧著,不會離開視線,對長輩來說反而比較安全」,而且外籍看護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動作粗魯還要看運氣,求遇到好一點的」。更有人直言:「說要自己顧的,24小時顧個3天就知道了」。難道居家親顧才是「真孝道」?究竟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怎樣做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4-01-08
黃明惠 整理
又到領年終獎金的旺季,國內多家銀行端出新台幣高利活存優惠專案,不只要吸新用戶,也瞄準了農曆過年紅包放大術。究竟「錢存哪家銀行,利息賺最多」?《今周刊》整理2024年各家銀行推出的數位帳戶最新專案,一次看懂把錢存哪裡最優!
閱讀更多
2023-11-23
NOW健康
近來有1項研究發現,進行規律運動,對於提升心理健康相當有益,並將運動治療與抗憂鬱藥物在焦慮和憂鬱症治療中進行比較,結果發現2種治療方法的結果同樣有效。
閱讀更多
2023-11-15
李易紓整理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第4季配息金額拍板!每單位配發金額0.35元,以周二(11/14)收盤價20.53元計算,單次殖利率1.7%。今年4季配息合計1.24元,年均殖利率6.2%,除息交易日訂於周四11/16,最晚只要在周三11/15前持有或買進,皆可參與本次配息,配息將於12/12發放。週三一開盤大盤暴漲逾200點、攻上17000點大關,00878除息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最高也來到20.82元。
閱讀更多
2023-08-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請問今天是王伯伯要來討論什麼問題呢?」我詢問著。女兒代為開口了「吳律師,我爸爸是想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現在的太太,不要繼承他的遺產?」
閱讀更多
2023-07-25
林依榕整理
睡覺時你是不是習慣把手舉過頭比較好入眠,或是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呈現了「萬歲」睡姿?其實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可能白天時鍛鍊手臂導致肌肉緊繃、肩頸疲勞,或者你已經罹患了不同程度的頸椎病、肩周炎。
閱讀更多
2023-07-17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莊楚雯
冷氣功能不斷推陳出新,有網友好奇詢問為什窗型冷氣一直沒有被淘汰,專家表示,窗型冷氣有3優點,包括機身本身便宜、安裝費便宜、不佔用陽台空間,因此很難被取代,缺點就是比較醜,但和分離式冷氣相比,沒有一定哪種比較好,他強調能符合自身需求最重要。
閱讀更多
2023-05-22
賴俊佑
「從我媽走了以後,我爸就一直很努力地活著,不想造成任何人的負擔。這次,就讓我們不那麼堅強一點,好嗎?」
閱讀更多
2023-05-15
樂透人生─吳家揚
主計總處最新國富統計出爐,2021年底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淨值(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為1359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101萬元,增幅達8.06%。您的身家在這一段時間有沒有跟著上漲?身為小老百姓我們要如何讓資產穩健成長?
閱讀更多
2023-04-20
郭美懿
許多人每天都要來上一杯咖啡,不論是為提振精神或生活中的小確幸,咖啡已堪稱全球最受歡迎的嗜好性飲料。不過咖啡對健康是好是壞始終存在爭議,而今年3月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報導,更指出每天一杯以上的咖啡雖然能讓人增強活動力,卻導致睡眠時間減少,喝多恐引發心臟衰竭風險。
閱讀更多
2/ 7
第 2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