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
林芷揚
晚婚晚生是台灣的嚴重問題。105年全國男性初婚平均為32.4歲,女性則為30歲,連帶影響生育年齡,台北市的相關數據更是高於全國平均。想要順利生育,不只女性要注意,男性也會影響懷孕成功率!
閱讀更多
2018-03-29
林思宇
「鼾聲如雷」、「呼呼大睡」,從醫學角度看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典型特徵,睡眠品質不佳,病人卻未必有感,此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18-03-29
時報出版
我記得有一位 60 歲的老先生,罹患糖尿病已經十多年,病情嚴重到需要定期施打胰島素與服用血糖藥。基本上,我都會提醒這類病人記得控制飲食,不要貪嘴。他向來聽話,飲食一直很清淡,但每次他來找我測糖化血色素,狀況都不是很好。
閱讀更多
2018-03-15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45 歲男子最近小便時,竟然發出像放屁的「噗⋯⋯」空氣聲,且合併頻尿、血尿等症狀,原本診斷為泌尿道感染,但治療 1 個月後,病情惡化為血便,甚至尿出糞便,經台中慈濟醫院檢查診斷為大腸癌二期,術後服用化療藥物,現正持續追蹤。
閱讀更多
2018-03-14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大腸癌已是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根據國健署 2012 年資料,每 10 萬人就約有 45 人是大腸癌病人,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是世界第一。
閱讀更多
2018-03-11
林芷揚
南投一名35歲的姚姓女子,常常發生泌尿道感染,還有長期腰痛的困擾,近日在朋友建議下就醫,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姚女的身體結構與常人不同,她的右腎比一般人多了一套輸尿管!
閱讀更多
2018-03-0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編按:國標舞女王劉真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於今年2月前往台北榮總接受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中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先後置放葉克膜及右冠狀動脈支架,後續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裝置心室輔助器。二月下旬及三月初,劉真腦部先後發生栓塞與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院方為她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後,雖一度有起色,最終仍因腦壓過高,於3月22日晚間不幸辭世,享年44歲,令親友與粉絲相當哀痛不捨。-----------------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呢?我們的心臟有四個瓣膜,每個瓣膜就像一扇門,正常的開關可確保血流以正確的方向通過心臟。「主動脈瓣」指的是左心室通往主動脈的瓣膜,也就是左心室的「門」,正常來說這扇門共有3片門片。所謂「主動脈瓣膜狹窄」,指的是這扇門的構造異常,門片無法完全打開,導致部分血液無法正常流通,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主動脈瓣狹窄」的原因包含 先天 異常與後天退化,輕微者不一定有症狀。治療方法有風險較高的傳統開心手術,以及相對安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主動脈瓣膜狹窄,平時有哪些症狀?就醫時要注意哪些事情?相關內容請見下文:(2020/03/23更新)
閱讀更多
2018-03-08
林芷揚
昨(7)日新聞報導國內一名62歲婦女自然產下男嬰,引起民眾廣泛討論。如果62歲也可以生育,年輕女性是否不必太擔心?不過,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出,高齡婦女發生流產、早產、死產等風險增加,胎兒 先天 缺陷的機率也提升。年紀較大的準爸爸,也與寶寶罹患自閉症等疾病相關。
閱讀更多
23/ 26
第 23頁,共 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