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大陸一名男子分享,父母過世後整理遺物,發現一本存摺,裡面還有10萬人民幣(約44萬台幣)的餘額,拿著存摺去銀行領卻遭到百般阻饒,行員堅持只有本人才能領錢,即便他出示父母已經亡故的證明都不肯妥協,無奈之下,隔天男子找來嗩吶樂隊在銀行門口表演,才終於吸引高層注意,最後事情也順利解決,高層表示,父母亡故要領遺產,只要按照規定提供相關文件,跑完程序之後就能領到錢。
閱讀更多
2022-08-18
張明志
人一生下來就不可避免地要往死亡之路走去。人生的終站是必然,也是自然,每個人都希望生命平和地、完美地畫上美麗的句點。
閱讀更多
2022-08-05
邦妮
性教育,一般在學校都是青少年時期的課程,大約會在十三到十四歲左右接觸到性教育。亞洲國家普遍都是在這時候才開始有性教育。而談到關於性教育,很多都是避而不談,或是抱持著錯誤的觀念,覺得性是很可恥的事,總是認為談論性是很骯髒的事情。相信跟我同世代的人,甚比我年輕更多的人,都被教導認定性教育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如果有女性談論到性話題,就是傷風敗俗。
閱讀更多
2022-05-27
鄭宰榮
朋友面試不順時,我發自內心地憐惜:「沒關係,你已經盡力了。過去兩年來,你的努力已經打下很好的基礎。加油,你一定會遇到好機會的!」
閱讀更多
2022-05-04
蘇絢慧
你若是真實地回看、檢視關係,就會發現過去曾經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甚至一廂情願地付出,最後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的結果。這並不是詛咒,而是邏輯,為什麼呢?因為當你奮不顧身地把自己投入在一段關係中,這種過度投入及過度付出,勢必早晚都會能量耗盡,不論身體或是心理能量,都會因為沒有補給而開始耗竭虛弱。
閱讀更多
2022-04-12
羽茜
失落和遺憾, 往往是一趟旅程的起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 也有著「破壞」就是重生的積極意義。如果不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時常對愛感到迷惘,或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追尋,更不會進一步發現到,原來自己想要的愛可以不假外求。
閱讀更多
2022-01-14
萬特特
有的時候對別人說「不」,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不讓別人給我們增添負擔是合情合理的。某些會耽誤自己事情的求助,我們應考慮一下幫忙的後果。用恰當的語言,表明你的原則不容越線;用恰當的方式,讓對方知道該適可而止。
閱讀更多
5/ 14
第 5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