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李維文
我的一位朋友陳先生,從我大學時認識他直到今天,他始終是一個外向的人,人緣特別好。他為自己的社交關係感到自豪,經常向妻子炫耀社交軟體上有多少好友,多少群組,自己在朋友、親人、同事和同學中是多麼受歡迎。不過,維繫這麼多的關係,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了,這讓他疲憊不堪。
閱讀更多
2020-08-21
高原
我們的情緒總是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特別是關係親近的人),他們與我們朝夕相處,互相之間會產生深度的情緒交流。積極的心情使我們樂意接受,但是消極乃至破壞性的情緒呢?
閱讀更多
2020-08-11
李春杏
母親還是放不下小亞打算把她接回家,竟遇上連續的瘋狂大雨,老天爺,想問祢,究竟還要經過多少考驗,我們才不會繼續哭泣?
閱讀更多
2020-07-27
姜善英
找我諮商的四十歲的夫妻不在少數,他們帶著各自的問題踏進諮商室。夫妻間本該敞開心胸毫無保留,卻經常因為不願對彼此袒露真心,讓關係間的衝突越演越烈。
閱讀更多
2020-07-07
蔣雅淇
不要想用冷戰或是火辣的開罵去改變一個人,也不要奢望用碎碎唸的方法讓任何人有不同的心意,你只能改變自己的眼光,然後用無限的愛去包容,重點還要不求回饋耐心等待。
閱讀更多
2020-06-09
特掃隊長
有一次前往清掃現場時,我發現自己竟將手機忘在公司裡。當天路途中我發現自己忘了帶手機,少了經常帶在身邊、已經如身體一部分的東西,內心不僅著急,而且不安。
閱讀更多
2020-05-06
小熊媽(張美蘭)
猶太教養最常出現的兩個問題是:「你的想法是什麼?」、「為什麼這樣想呢?」,台灣的家長,可以借鏡猶太教育的理念,多透過提出和回答問題的討論方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0-05-01
小虎文
李春杏說所謂的善終或是舒適照顧,都是「你要做,好事才會發生」,要接地氣、動手做;而當好事發生,就像是善的循環,病人用生命教她人生功課,她又轉而將愛繼續傳遞。
閱讀更多
9/ 14
第 9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