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切除

顯示第 2312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喉嚨卡卡、吞嚥有異物感,是胃食道逆流或「甲狀腺腫瘤」?醫:2個檢查就能釐清

tCol 2021-04-23

李易紓

喉嚨卡卡、吞嚥有異物感,是胃食道逆流或「甲狀腺腫瘤」?醫:2個檢查就能釐清

感覺喉嚨卡卡,吞嚥有異物感,民眾常會擔心是否是咽喉長腫瘤,而到耳鼻喉科門診作檢查,有一名56歲中年男性,經內視鏡檢查咽喉皆無發現異狀,最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甲狀腺腫瘤!

閱讀更多

停經後出現「卵巢囊腫」惡性機會高?豆漿山藥刺激長瘤?台大榮總婦科權威詳解正確觀念

tCol 2021-04-21

楊雅馨

停經後出現「卵巢囊腫」惡性機會高?豆漿山藥刺激長瘤?台大榮總婦科權威詳解正確觀念

許多女性一聽到卵巢囊腫,就會認為是罹患了癌症,然而絕大多數的卵巢囊腫都與生理期有關,因此,遵循醫師囑咐、按時回診才最重要。

閱讀更多

腳軟走路不穩、手麻,頸椎退化找上門!醫:神經壓迫年輕化,拖著不管嚴重恐肢體無力

tCol 2021-04-16

李易紓

腳軟走路不穩、手麻,頸椎退化找上門!醫:神經壓迫年輕化,拖著不管嚴重恐肢體無力

48歲林先生平日工作忙碌,手機隨時不離手,以能即時處理工作相關事宜,後來自覺雙腳容易腳軟,常會差點跌倒,上樓梯時尤其明顯。林先生趕緊求診,經神經學檢查與影像學檢查後,發現其第五/六頸椎有嚴重的椎間盤突出與骨刺,造成脊髓嚴重壓迫進而引發症狀,因為神經壓迫症狀明確,建議進行前位椎間盤 切除 減壓手術。

閱讀更多

乳癌是中年殺手!乳房醫學會示警:這2大危險因子要注意,小心養出癌症細胞

tCol 2021-04-15

NOW健康

乳癌是中年殺手!乳房醫學會示警:這2大危險因子要注意,小心養出癌症細胞

歌手朱俐靜罹患乳癌,引起不少歌迷震驚,法務部前部長、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羅瑩雪日前死於乳癌,享壽69歲,更讓人深感惋惜,這也讓最近幾天各大醫院乳房外科門診求診人數明顯增加。

閱讀更多

台灣成年人肥胖比率達44%,一出事就要命!每天做對4件事 ,遠離主動脈瘤、截肢

tCol 2021-04-12

照護線上

台灣成年人肥胖比率達44%,一出事就要命!每天做對4件事 ,遠離主動脈瘤、截肢

肥胖是現代社會中相當常見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率達44%,其中男性比率達51%,女性比率達36%。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會讓健康亮起紅燈,並非福氣的象徵。

閱讀更多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老父砸錢要醫師救到底,一場與惡性乳癌的拉鋸實錄

tCol 2021-03-30

鍾奇峰醫師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老父砸錢要醫師救到底,一場與惡性乳癌的拉鋸實錄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隔著長桌,聲音雖然微弱,但我的心卻感到無比的沉重。在旁的社工師及個管師想必也肩頭沉重。「她每天回家都一直哭。」30歲未嫁的女兒,即使早已成年,也還是70多歲老爸的心頭肉。

閱讀更多

76歲老伯確診攝護腺癌,恐將導致癱瘓!醫師:早期沒症狀,有這4習慣一定要注意

tCol 2021-03-29

照護線上

76歲老伯確診攝護腺癌,恐將導致癱瘓!醫師:早期沒症狀,有這4習慣一定要注意

診間一位76歲的老伯攝護腺指數PSA高達300 ng/ml,透過攝護腺切片確定是攝護腺癌,而且骨頭掃描顯示已有多處骨轉移,進一步詢問後,更得知老伯最近下肢感覺比較無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陳嘉宏醫師表示,轉移到骨頭的攝護腺癌可能會壓迫脊髓神經,導致下肢無力,若未及時治療,恐將導致癱瘓。

閱讀更多

噁心想吐、上腹痛還有膽結石,是膽囊癌?醫:6個高危險因子要注意,做這檢查才心安

tCol 2021-03-29

李易紓

噁心想吐、上腹痛還有膽結石,是膽囊癌?醫:6個高危險因子要注意,做這檢查才心安

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男、女比例約1比3,雖然很多膽囊癌患者都有很長的患病史,但也有少數是完全沒有症狀,作超音波檢查時才被發現罹患膽囊癌。

閱讀更多

甲狀腺結節好發女性,健檢發現不用理會?醫師:也有5年後結節變癌症,追蹤很必要!

tCol 2021-03-25

李易紓

甲狀腺結節好發女性,健檢發現不用理會?醫師:也有5年後結節變癌症,追蹤很必要!

甲狀腺是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素來掌管代謝,影響全身器官,而甲狀腺結節則是甲狀腺內腫塊,通常小且無症狀,好發於女性,大多為良性。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永新表示,甲狀腺結節雖然多為良性的,不過仍有少部分患者會變成惡性腫瘤,因此需定期安排追蹤治療。

閱讀更多

罹癌風險上升123倍!醫師公佈3大口腔癌危險因子:自我檢查有5症狀應盡速就醫

tCol 2021-03-19

NOW健康

罹癌風險上升123倍!醫師公佈3大口腔癌危險因子:自我檢查有5症狀應盡速就醫

引發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平日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