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蔡曉萱整理
對許多人來說,咖啡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然而攝取過多咖啡因,卻可能引發胃部不適、頭痛、焦慮、心律不整、頻尿等症狀。營養師高敏敏特別整理超商咖啡資訊,提醒日常飲用的咖啡中含有多少咖啡因,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300mg,約等於1杯大冰美或2杯大冰拿鐵,若攝取過量可能會身體不適,讓人越喝越累!
閱讀更多
2024-02-23
NOW健康
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當腎功能衰退到10%至15%以下,身體才開始出現不適症狀。一旦腎功能狀況變得很差,無法負荷身體代謝需求,可能出現容易疲勞、體內水分排不出產生水腫、出現呼吸喘並伴隨貧血、頭暈等症狀;若毒素累積過多,也會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無法維持正常生活品質,情況嚴重恐接受洗腎治療。
閱讀更多
2024-02-10
郭美懿整理
年初一不少民眾規劃走春,西部國道不少路段已呈現「紅爆」,高公局預估今日國道交通量是122百萬車公里,當中南向估達68百萬車公里,是平日的近1.5倍,南向「越晚越塞」。而出遊返鄉遇上塞車,許多人往往為了趕路而憋尿,醫師提醒,憋尿過久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若感染嚴重恐引發腎盂腎炎,提醒長途搭車旅客一定要定時上廁所。
閱讀更多
2023-11-10
劉秀枝
八十歲的朋友說她最近常睡不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約一個小時後,才勉強睡著;隔天打高爾夫球時,告知球友她因睡不著而精神不佳,沒想到竟然有四位銀髮族球友不約而同地拿出安眠藥,讓她回家服用。她覺得服藥的效果不錯,但也擔心是否會上癮。
閱讀更多
2023-10-17
NOW健康
近來時序入秋,天氣逐漸轉涼,原有濕疹、汗皰疹的患者也容易復發。若夏天嗜吃冰冷飲食,埋下脾胃虛弱隱憂,到了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就要小心皮膚疾病的反撲效應。
閱讀更多
2023-08-12
翁申霖 整理
一名40多歲的中年男子,在大汗淋漓下想喝綠豆湯消消暑,未料卻在隔日出現口齒不清,走路歪斜的狀況,緊急就醫才發現是「腦梗塞」,也就是俗稱的中風,為什麼會這樣呢?綠豆湯不是消暑聖品嗎?對此,有醫師解答關鍵原因。
閱讀更多
2023-07-18
郭美懿整理
高溫熱浪持續籠罩北半球,台灣全島更是熱到紅通通,面對這可能是史上最熱的7月,除了做好防曬、慎防熱傷害,營養師也推薦8種涼感食物,幫助大家能在涼爽度過酷暑!
閱讀更多
2023-07-13
好食課
編按:聖嬰熱浪席捲全球,衛福部發布警訊,今年1到6月已有956例熱傷害,創下3年來新高,而截至7月12日為止,因熱傷害就醫人數已達382人次,僅台大醫院因熱衰竭或熱中暑掛急診的民眾就成長2成,甚至有老人家因為捨不得開冷氣,熱到「講話反應變慢」才就醫!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近來台大醫院熱傷害患者激增2成以上,症狀輕微者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嚴重的甚至體溫已超過40度伴隨意識不清。其中還有一位長輩因為捨不得吹冷氣,從上午忍到下午,結果兒女下班回到家才發現他講話反應變慢且全身溼透,送急診發現已經有脫水情況,是典型的熱衰竭現象。醫師提醒,除了戶外工作者要防範熱傷害,待在室內的嬰幼兒與長輩同樣也要注意高溫帶來的傷害。除了可利用冰袋短暫放在腋下或腹股溝位置,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也要注意水分的攝取。國健署建議,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因為「不渴」不代表「喝得夠」,那麼到底我們一天應該要攝取多少水分呢?各個族群又要喝到多少水量才足夠?(原文刊載於2023/4/13,更新時間為2023/7/13)
閱讀更多
2023-07-06
NOW健康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個共通特點,就是難以察覺,容易被輕忽!為了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東生華製藥與健康傳媒於6月10日在台中舉辦「2023啟動心航線 全台護心大串聯」公益講座,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呂尚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腦中風暨神經重症科主治醫師黃偉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蔡青峰分別以「心絞痛保命3步驟」、「避免二次中風的關鍵因素 血壓控制」、「打擊高血脂症」等主題,來探討心血管保健的重要性,同時呼籲這些疾病的病兆,讓民眾能在第一時間就找對科別就醫。
閱讀更多
2023-06-07
郭美懿
進入節氣「芒種」之後,天氣轉為潮濕悶熱,許多人會選擇喝冰水來降暑氣,但中醫師卻提醒,這種天氣型態喝冰水會越喝越渴,反而是適度曬曬太陽,對健康更有幫助。
閱讀更多
2/ 12
第 2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