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3
蔚藍文化
建議從四十歲開始準備「營造第二春」。同時,還有另一項必須準備的,並且最好能從三十歲就開始著手,那就是籌備人生第二春的資金。
閱讀更多
2019-02-12
好險網/歐亞頡
「規劃保險、轉移風險」已經是大家普遍的認知了,但在購買保險時,有4個重要的「人」,可是與您的權益息息相關,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閱讀更多
2019-01-30
天下雜誌
為什麼呢?因為忠於自我的人,即使乍見之下吃了虧,心裡也不會因此而有任何改變。因為沒有任何原因造成任何問題,所以他們可以過著忠於自己的幸福美好人生。
閱讀更多
2019-01-27
我年過60,又怎樣?-劉黎兒
日本人新春,尤其從大年夜到元旦,乃至大年初三,都有去寺院、神社參拜的習慣,稱為「初詣」。調查顯示,熟年的年齡層有6成必去,20幾歲的只有44%去,20歲以下的則有75%都不去了,可見新春去參拜,求開運保平安的習慣,跟年齡有關。
閱讀更多
2019-01-21
林靜芸
兒子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要蓋游泳池,黃太太與我是家長代表,黃家作建築跨足金融,事業體很大。黃太太為人熱忱,開會的時候我喜歡坐她旁邊,事情都由她擋著!我們後來一起加入健身俱樂部,相處的機會更多!
閱讀更多
2019-01-11
原水文化
編按:「永遠的孫叔叔」、資深藝人孫越雖已離開人世間,但他的愛卻永存我們心中。孫越一生演過200多部電影,榮獲兩座金馬獎,1982年在《搭錯車》中演活啞巴叔叔,賺人熱淚的演技讓他獲得第20屆金馬影帝,可以說有名有勢又有錢。但是他竟然願意在當紅之際,放下一切功名利祿,成為終身義工,他最賺人熱淚的一句話,「只見公益,不見孫越」,多少可以了解他的生命意義就是要去「造福別人」,而不要只為自己的 利益 生存。
閱讀更多
2019-01-09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
2019-01-02
歐陽善玲
歲末年初,是檢視保單的好時機;尤其對高資產人士來說,保險除了保值、傳承外,如何合法節稅也是重點。但你的財務顧問或保險業務員,有把稅務問題看清楚嗎?一次搞懂保險稅務,避免誤踩紅線而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18-11-22
天下雜誌出版
「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說,「劣幣逐良幣」。意思是如果在同一個國家中使用優質貨幣和劣質貨幣,優質貨幣會漸漸消失,只剩下劣質貨幣繼續流通。而這樣的傾向也可以廣泛套用在一般情形,也就是「惡會驅善」
閱讀更多
2018-11-21
天下雜誌出版
尤其是我們曾經經歷二戰後糧食缺乏的這一輩,特別會認為現在雖然辛苦,可是以後就輕鬆了。我們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努力工作。為了自己所屬的組織,我們一再努力,鞠躬盡瘁,相信自己所付出的將能使國家一步步走向復興。
閱讀更多
26/ 28
第 26頁,共 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