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林慧詩
「誰說拉小提琴一定得穿燕尾服?黑手一定要吃喝嫖賭抽?」已經72歲的呂振裕,總是用這句直白的反差破題,讓外界快速認識他這個人。32歲才開始學小提琴,「只要開始就不嫌晚」的態度,呂振裕憑著對古典樂的熱愛,他從巷口到成功登上小巨蛋演奏,甚至引起國際媒體CNN的關注,他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讓我們近距離認識這位江湖傳奇。
閱讀更多
2023-06-13
王映之
一顆一顆為了要除去腫瘤惡臭的洋蔥,散落在安寧病房各處。在安寧病房看了許多令人動容的夫妻,卻有這麼一對夫妻是因為他們磨了一輩子的感情,讓我印象深刻。
閱讀更多
2023-05-29
郭美懿整理
哈佛大學法學院日前舉辦畢業典禮,邀請知名華人影星、2023年奧斯卡影后楊紫瓊擔任致詞嘉賓,她融合自己的成長與演藝生涯經歷,給畢業生3點建議:保持輕鬆(stay loose)、知道自己所能所不能(know your limits)、找到自己的團隊(find your people),並鼓舞年輕學子:「一旦機會來臨,就要全力以赴!」
閱讀更多
2023-05-27
彭蕙珍
如果你不到30歲,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會 勇敢 離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嗎?1989年出生的雙胞胎姐妹—布蘭達(朱雅薇)和維尼(朱偉菱)就是這樣的年輕人。大學念企管系、研究所念財金的她們,都進入銀行當儲備幹部,不到30歲月薪逾5萬,同時對上班族工作和生活感到厭煩。28歲那年 勇敢 離開高薪工作去創業,當起YouTuber。儘管月收入是過去的一半,但她們笑道:「現在的生活別人或許很難理解,不過我們正過著猶如極樂世界與天堂般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5-23
賴俊佑
「我知道我兒子對我很孝順,不忍心讓我知道,我也就配合你們演一場戲。」阿輝伯默默地說著。明伯上個月被診斷為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多發性骨頭及內臟轉移。一開始是骨科會診。明伯因為全身骨頭痛到難以行走,被急診收治骨科。骨科抽血,才意外發現攝護腺抗原指數(PSA)1數值,竟高達近一萬。當天,我趕著晚上回總院看門診。本來專科護理師幫我安排隔週,等我回鄉下後,再做切片檢查,不過考量到阿伯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不適合再拖一個禮拜,我拜託我們醫療團隊在下午門診後,立即幫我安排。
閱讀更多
2023-05-19
不敗教主-陳重銘
官股金控大到不會倒,而且獲利跟配息都很穩定,投資的主要策略就是「張數多、分散」。儘管不會倒閉,但是分散投資還是需要的,例如兆豐金2022年受到防疫保單虧損的侵蝕,導致獲利跟股利衰退,如果單獨重押一檔兆豐金就會受傷。要是將資金分散到兆豐、第一、合庫這3家官股金控上面,就可以減少單一公司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5-19
Icu醫生陳志金
「才短短的一天就做了這樣的決定,很無情很冷血嗎?」我起床睜開眼睛,看到這一句,還來不及盥洗,就馬上先回應。
閱讀更多
2023-05-14
郭美懿整理
當親愛的家人走到生命終點,許多人總面臨該盡全力搶救或讓對方沒有痛苦離世的兩難。知名主持人利菁在母親節前夕發文,自責為了留住病母,讓醫師為媽媽插上鼻胃管延命,更為了不讓媽媽拔掉管子而綁住她的手,人生最後3年不能吃、不能說、不能動猶如「酷刑」。有醫師便呼籲,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應尊重病人主張,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
閱讀更多
2023-05-08
蘇絢慧
媛麗小心的擦著錶,然後將它戴在手腕上。這錶和媛麗秀氣的手一點都不協調。任誰都可以看出這是一支男性的錶。媛麗每天都要戴上這支錶,這是丈夫每天都會戴在手上的錶,這支錶伴著丈夫早出晚歸的工作著。她甚至可以想起丈夫總是看著錶說:「要快點才行,快來不及了。」
閱讀更多
12/ 30
第 1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