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周文偉(華倫)
編按:作者周文偉(華倫)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原為中學代課教師,曾在股市中玩短線和當沖,慘賠近百萬,34歲開始師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存股精神,長期持有好股票,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息達90萬元;43歲還清1,000多萬房貸,45歲股票市值累積逾3,000萬元,結束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達到初步財務自由,並繼續存好股、累積財富,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51歲時股票市值突破6,0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250萬元。
閱讀更多
2022-11-18
長田淳司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只要經濟持續成長,股價就會不斷走高。包括美國在內,無論觀察哪一個國家的指數,但凡經濟成長的國家,股價皆呈現持續推升的狀態。就連泡沫經濟破滅後,曾經低迷一段期間,始終處於盤整狀處的日本股票,到了2021年6月的日經平均指數也恢復到將近3萬點(註:2022年3月曾下探至2萬4千點,至8月底時則在2萬6千至2萬8千點之間擺盪)。基本上,所謂的資本主義經濟便是以擴大產能、經濟成長為前提,所以股價會跟著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閱讀更多
2022-11-1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絕大多數退休的人對錢都感到焦慮,深怕有一天會不夠用。有人非常保守,只敢存定存,因為知道利息無法對抗通貨膨脹率,所以只好盡量節儉,犧牲了退休生活的品質。有人把退休金投入股市,希望能有所獲利,來減輕對錢的不安感,但碰到今年台股一路下跌,現在面對手中資產嚴重縮水,恐怕更焦慮了。(原文刊載於2022/7/4,更新時間為2022/11/17)
閱讀更多
2022-11-09
關韶文
知名YouTuber關韶文,23歲存到100萬,30歲靠自己買了兩間房,他是怎麼辦到的?他以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從零開始累積,翻轉窮忙思維,熱血守錢、存錢、賺錢的翻身智慧!
閱讀更多
2022-10-25
林韋伶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資深協理陳碧玉與永豐金證券資深經理證期雙分析師陳泓睿,以退休理財規劃為題發表演說,根據兩位專家長期觀察台灣人在退休理財規劃上的迷思,以「總覺得保險一定要有去有回」以及「退休金投資報酬率一定要很高」為最大宗。
閱讀更多
2022-10-13
翁申霖 整理
買房是不少人心中最大的夢想,但隨著物價水漲船高、央行 升息 壓力等,讓不少購屋族肩頭上的重擔又更沉了一些。有對薪資優渥的情侶,總年薪上看450萬,在外界眼中堪稱人生勝利組,卻買下了要價高達4千萬的房子,如今除了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更成了無法存錢的月光族,讓不少人看了直搖頭,高薪的他們做錯了什麼?
閱讀更多
2022-10-12
樂透人生─吳家揚
「市場,你為什麼要讓我難過?」最近不約而同聽到許多哀號,昨(10/11)股市震盪大盤一天跌了596點,手有持股該如何是好?創傷經驗是,每每持股一賣掉就大漲,鼓起勇氣進場逢低撿便宜,馬上現世套。面對股海,現在應該持什麼樣的態度才好?
閱讀更多
2022-10-11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
俗話說有土斯有財,長輩過世如留有土地,一般人都搶著繼承,但家住台北的陳姓婦人不同,明明繼承的土地沒問題,因是農地也不用繳地價稅、土增稅,可是卻堅持要辦理放棄繼承,地政士怎麼勸也勸不了,只好幫她辦理。
閱讀更多
2022-09-07
好房網News記者王銘紳
中央銀行在3月中時宣布 升息 一碼,引發各界關注和討論,除了已申請房貸的買房族擔憂房貸利率上升,會讓購屋負擔加重,加上政府打炒房政策,也讓不少人認為,下半年房市將受到影響。 (20220907編按: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8月底演說放鷹,透露就算通膨稍緩, 升息 腳步也不會停下來,各國壓不住 升息 腳步,也讓人關注我國央行是否跟進。央行將在22日舉辦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外界推測將再升半碼(0.125個百分點),政策利率調高到1.625%。)
閱讀更多
2022-08-09
陳喬泓
今年在俄烏戰爭、通膨升溫、聯準會加速 升息 下,市場彌漫恐慌氣氛,股市呈現破底走勢,有一位投資人私下跟我說,他今年當沖、短線操作大賠500多萬元,其中有一些是向親友借貸,除了賠完畢生積蓄外,還欠債數百萬元,不曉得應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4/ 7
第 4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