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羽茜
年輕時,聽說誰誰誰明明有交往的對象,卻又喜歡上別人了,總覺得「反正先變心的人就是有錯」、「辜負別人就是不對的」。
閱讀更多
2022-06-23
許皓宜, 凌柏瑋
如果你要我說當初為什麼去死,我實在無法回答你;我只是好奇你們有沒有問過自己,人到底為什麼要活著?
閱讀更多
2022-06-22
郭美懿
知名作家楊渡的女兒、《ELLE》總編輯楊茵絜,傳出6月21日凌晨因心臟衰竭辭世,楊渡今天(6/22)在臉書寫下悼文,感謝女兒「從小到大給我這麼多的快樂。妳帶給我成長的喜悅,勝過天地間一切。」並表示此後,只能帶著女兒交付的功課,「流浪死生,學習走下去」,一字一句讓人同感傷悲。
閱讀更多
2022-06-17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民國111年起遺產稅免稅額由原來的1200萬元,調高為1333萬元,對於一般市井小民家庭來說,在此金額範圍內的不動產、現金等,子女繼承遺產可免稅。不過,若生前贈與,超出當年贈與稅免稅額,專家建議要申報,以免未來遭連補帶罰。
閱讀更多
2022-06-17
疑案辦
編按:台南市驚傳30多歲女子,疑似不滿丈夫長期暴力對待、又被出言恐嚇,忍無可忍下,拿事先準備好的熱水朝還在睡覺的丈夫潑灑,後持刀砍殺丈夫,最後送醫不治。其實夫妻兩人早在2015年、2020年就曾因為言語衝突通報,女子被捕後坦言,真的對丈夫是無法再忍下去,才會痛下毒手,而社會局也介入協助安置2歲兒子。社會局表示,如果遇到家庭暴力 危機 衝突,務必設法離開現場、迴避衝突,若是需要婚姻諮商或心理輔導,都可撥打113保護專線由專人協助,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1998年6月26日上路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已經實行24周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是為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害人權益而制定的法令。立法起因於1993年的「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及身邊家人均長期承受來自於丈夫林阿棋的暴力虐待,鄧如雯15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在林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被迫與林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其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甚至揚言強姦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鄧如雯不得不返家。連鄧女與林男生下的兩個幼子也無法倖免,甚至遭林提起孩子投入洗衣機內啟動機器成傷。鄧如雯歷經7年的暴力凌虐,終在林又恐嚇殺鄧全家時,鄧為保護家人而趁趁林熟睡時,將林殺害。當時因為相關法令規定不足,使之求助無門,以致犯下此案。事件過後,引發社會討論,婦女權利團體亦開始催生家暴法的訂立。1998年6月,台灣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原文刊登於2019/7/30,更新時間為2022/6/16)
閱讀更多
2022-06-14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即時報導
國立基隆高中弱勢學生唐于田,曾經全校集合時只有他沒有口罩,因為他沒有買口罩的錢;他曾經營養不良,因為他一天只能吃一個便當,學測前的時間全部陪伴在加護病房的父親,他將所有存的獎助學金拿來支應父親醫藥費與喪葬後事。如今,他申請入學考取6所國立大學。
閱讀更多
2022-06-10
HEHO健康網
夏天氣溫飆高,端午節過後各種小蟲跑出來亂竄,除了常見的蚊子、小黑蚊,還有蟎蟲、跳蚤等,只要一被咬,就會出現紅疹子,甚至會引發過敏等不適症狀。 由於每一種小蟲造成的皮膚感染,其症狀和處理方式都不太一樣,因此必須了解重的種類,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避免反覆發作。
閱讀更多
2022-06-08
千里淳風
確實,我們的社會一直有股聲音,鼓勵大家「做自己」。「做自己」當然是好事,但我常想,大家真的知道如何「做自己」嗎?其實,這件事比想像中還難。
閱讀更多
2022-05-31
陳炯瑜醫師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脊椎在長時間反覆使用下,本來就會出現退化情形。但究竟女性,是不是真的更容易骨質疏鬆和長骨刺呢?答案是殘酷的:是。
閱讀更多
2022-05-30
陳炯瑜醫師
現代人普遍處於緊張忙碌的高壓狀態,身心所面臨的壓力原本就大,加上長期外食、缺乏運動,讓頭痛、過敏、胃痛、失眠等症狀,成為我們口中的文明病。
閱讀更多
23/ 30
第 2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