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叛逆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1

50後無懼生死,列出你的叛逆清單!夏韻芬:再也不用討好誰,自己對自己好就很快樂

tCol 2019-12-30

林芷揚

50後無懼生死,列出你的 叛逆 清單!夏韻芬:再也不用討好誰,自己對自己好就很快樂

「我們常跟家人朋友說,下個月或明年我要去哪裡玩,但你怎麼知道一定會活到那一天?我們連明天、下禮拜還在不在都不知道了。所以你說,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超越死亡?」

閱讀更多

享受中年的豐厚前,先撕掉年齡標籤!導演瞿友寧:人生都走一半了,還怕什麼冒險?

tCol 2019-12-16

林芷揚

享受中年的豐厚前,先撕掉年齡標籤!導演瞿友寧:人生都走一半了,還怕什麼冒險?

「中年好像該有一個狀態,不能像年輕人那麼衝動,不能像老年人那麼驕傲,不能怎樣怎樣…我覺得可以啊!為什麼不可以?年齡,只是一個符號而已。」

閱讀更多

別在意他人眼光,讓自己活得不開心!學會這樣「找到」喜歡的路,活得更開心

tCol 2019-12-05

雪兒Cher

別在意他人眼光,讓自己活得不開心!學會這樣「找到」喜歡的路,活得更開心

因為在意的太多,所以一點也不快樂。親愛的,人來世間這一趟,何不好好地玩?別再管那些不相干的眼光,心之所向,才是一切的歸依。讓自己活得更開心!學會這樣「找到」自己喜歡的路,比他人看法更重要……

閱讀更多

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家人間如何和解?「愛有一種用處,就是拿來填補彼此的不完美」

tCol 2019-11-04

水ㄤ、水某

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家人間如何和解?「愛有一種用處,就是拿來填補彼此的不完美」

《橫山家之味》的原文片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是「一步步向前走,步履不曾停歇」的意思。就像是在影射生命快速的流逝以及世代不斷的傳承,當良多又錯過了幾年哥哥的忌日,沒有回家團聚,父母也就相繼離去了。

閱讀更多

爸爸,我們還能一起旅行多少年?雪兒:日子一天比一天少,我們的對話,我會永遠記住

tCol 2019-11-01

雪兒 Cher

爸爸,我們還能一起旅行多少年?雪兒:日子一天比一天少,我們的對話,我會永遠記住

旅行,改變了我們的對話模式,長途旅行,我會分享眼前的風景,他會告訴我電視最近報導什麼鳥新聞,我會傳一些自己喜歡的照片分享給他們,他們會告訴我在電視也看過,一點一滴,我們的對話從壓力山大的日常生活頻道,轉成輕鬆樂趣的動物星球旅遊頻道,分享彼此看過的,走過的,遇見的,討厭的。

閱讀更多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tCol 2019-10-14

大師兄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往生者其實沒什麼好怕的,最慘也是支離破碎……活著的人那種聲嘶力竭,比死亡更刀割。

閱讀更多

50歲罹甲狀腺癌末期,與死亡擦身而過!病癒後決心創業,幫大家找回健康「呼吸新鮮空氣很重要!」

tCol 2019-10-01

彭芃萱

50歲罹甲狀腺癌末期,與死亡擦身而過!病癒後決心創業,幫大家找回健康「呼吸新鮮空氣很重要!」

曾婷婷2013年得到甲狀腺癌末期,與死亡擦身而過,她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54歲決定創業,研發智慧潔淨空氣系統,能夠檢測PM2.5、CO2、黴菌、甲醛等12種空氣指數,還能改善、維持室內空氣品質。她想貢獻20多年所學,幫助更多人得到健康。

閱讀更多

母子3人被發病危通知,卻在加護病房敗部復活!「我沒有時間悲傷,只想幫助更多人」

tCol 2019-09-08

小虎文

母子3人被發病危通知,卻在加護病房敗部復活!「我沒有時間悲傷,只想幫助更多人」

「我整理我老公的牛仔褲,才在裡面翻出了三張病危通知:我女兒、兒子,還有我自己。許多人都問我為什麼可以保持樂觀,因為我沒有時間可以悲傷,我是沒有資格厭世的人,我只能把握每一天,認真過日子。」

閱讀更多

中年後接連送走父母兄姐,終於學會面對死亡...廖玉蕙:人生苦短,你還要花時間冷戰?

tCol 2019-08-22

林芷揚

中年後接連送走父母兄姐,終於學會面對死亡...廖玉蕙:人生苦短,你還要花時間冷戰?

約定的採訪時間一到,穿著年輕牛仔褲的廖玉蕙現身,輕輕走來,笑容堆了滿臉,眼睛彎彎的,說起話來字字珠璣,又幽默得十足親切。她是獲獎無數的散文作家、大學教授,回到家庭,是妻子、母親、婆婆,也是2個小孫女的阿嬤。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她一樣沒有少,平凡中卻品嘗出不凡的滋味。

閱讀更多

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6個觀念告訴你:容許悲傷存在,不必急著「好起來」

tCol 2019-08-05

愛長照

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6個觀念告訴你:容許悲傷存在,不必急著「好起來」

20210402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2發生嚴重出軌事件,造成51人死亡、至少178人受傷送醫。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個個家庭痛失至親,悲痛不已。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面對悲傷,生者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周邊的朋友又該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場難關?----------------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