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口說

顯示第 121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4

活在當下4個字,無法安慰哀傷的人,「這些話」說出口前請三思,別在傷口上撒鹽

tCol 2019-11-13

蜜雪.史丹克鮑加德

活在當下4個字,無法安慰哀傷的人,「這些話」說出口前請三思,別在傷口上撒鹽

接著是:「他們要你活出每個當下。」這句陳腔濫調可能讓人聽了痛苦,而且人們往往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便脫口而出。

閱讀更多

淚眼送父母,怎麼可能沒有遺憾?好好說再見之前,你要先好好地活著

tCol 2019-10-30

林靜君談心室

淚眼送父母,怎麼可能沒有遺憾?好好說再見之前,你要先好好地活著

「面對父母生死,如何不留遺憾?」一位中年男人在我演講完之後,特別私下來問這問題;從他蹙著眉的神情,似乎不用語言也透露一些梗概。

閱讀更多

活到中年,我的人緣竟越來越好!我都用「這三種突兀的回話」,這樣的態度,比虛膨話語更動人浪漫

tCol 2019-10-29

李少彤

活到中年,我的人緣竟越來越好!我都用「這三種突兀的回話」,這樣的態度,比虛膨話語更動人浪漫

愛,就是無論晴雨都甘願陪你走上一段。其實,我是真心認為:「共患難比我愛你動人。」因為,會跟你說我愛你的人,不一定會跟你共患難;但是,能夠跟你共患難的人,一定是愛你的,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愛。一般來說,可以跟你同甘苦,一定有情;可以共患難,一定有愛。

閱讀更多

林靜芸/結婚30年,中風後怕被嫌棄!一個故事告訴你,老伴就是一生的相伴

tCol 2019-10-05

林靜芸

林靜芸/結婚30年,中風後怕被嫌棄!一個故事告訴你,老伴就是一生的相伴

老人的愛情是在生活中露出自己的脆弱,對方也心甘情願接納,而且主張一個人只是一半,二個人合起來才是完整。家庭架構之下,沒有事不能解決。

閱讀更多

辦完生前告別式後,終能去天堂與愛妻相聚...93歲老將軍:我不恐懼死亡,逆境中更要勇敢面對

tCol 2019-09-23

新活藝術

辦完生前告別式後,終能去天堂與愛妻相聚...93歲老將軍:我不恐懼死亡,逆境中更要勇敢面對

當生命開始倒數計時,當死亡如此靠近,面對摯愛的親友們,可否親 口說 出心中的感謝,訴說在彼此生命中美好的回憶?93歲的楊崇本將軍,於五月份得知罹患血癌後,不畏疾病侵擾,堅毅面對。他想到在人生旅途中,因為所愛的人們而精彩,因此期盼能與大家一一告別。在傳承藝術團隊、新竹榮家同仁的齊力合作下,於六月十四日在北榮新竹分院安寧病房舉辦了「人生嘉年華會」。

閱讀更多

胰臟癌末期的父親苦不堪言,女兒四處求解方...醫師:使用止痛藥沒關係,不要再忍耐

tCol 2019-09-20

許禮安

胰臟癌末期的父親苦不堪言,女兒四處求解方...醫師:使用止痛藥沒關係,不要再忍耐

聽朋友說:「安寧醫師用藥會下得很重。」我常說:「使用止痛藥的目標:是要讓病人清醒著不痛,而可以過他的日常生活,不是要下重藥把末期病人打昏。是要有本事用得剛剛好,用最少的劑量可以達到最佳的止痛效果,而不是毫無節制地下重手去增加藥量。」

閱讀更多

質問老公為何外遇,最後自己也抓狂!50歲後,一定要跟快樂的人在一起

tCol 2019-09-18

大嶋信頼

質問老公為何外遇,最後自己也抓狂!50歲後,一定要跟快樂的人在一起

事實上,思考對方的感受,例如「為什麼這個人會這樣?」、「這個人為什麼要那樣?」,就是在「依附」對方。「依附」指的是藉由思考對方的感受,強化與對方大腦網路的連結,導致自己的感受也變成對方的感受,或是出現相同的言行舉止。

閱讀更多

活到中年「面對自己」是人生功課!3本書教我的事:轉身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慈悲

tCol 2019-09-11

擁抱不完美&故事療癒—周志建

活到中年「面對自己」是人生功課!3本書教我的事:轉身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慈悲

原來,我們不急著去超渡他人,「我們最該超渡的人,其實就是我自己」。我們不急著去對他人慈悲,「我們最該慈悲相待的人,也是我們自己」。這個體悟,如今徹底明白。

閱讀更多

媽媽生前說要把房子留給我,哥哥竟完全不認帳!手足爭產悲劇,如何讓財產成為親人最後的禮物?

tCol 2019-09-0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媽媽生前說要把房子留給我,哥哥竟完全不認帳!手足爭產悲劇,如何讓財產成為親人最後的禮物?

爭遺產悲劇!當時,婆婆沒留多少遺產,僅剩這房子和一些存款而已,所以不需繳遺產稅,也報完遺產稅拿到免稅證明了。接著,他就和哥哥談到:「這個房子,是否就按照媽媽生前的遺願,留給我?」沒想到哥哥竟然說不同意,直言是媽媽的遺產,就都有份可以來分!

閱讀更多

失去至親的苦痛說不出,哭泣反而是力量 有足夠時間悲傷後,第二人生才能走出來

tCol 2019-08-21

愛長照

失去至親的苦痛說不出,哭泣反而是力量 有足夠時間悲傷後,第二人生才能走出來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