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7
留佩萱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需要有這些贏得你信任的「對的人」——那些有能力 同理 、聆聽、不評價的人。這些人可能是你的伴侶、家人、朋友、同事、心理治療師、老師、教會人員……等等,這些「對的人」才有資格傾聽你的故事,看見你的脆弱。
閱讀更多
2019-10-07
留佩萱
我有好幾位個案這樣告訴我:「我不敢和我的爸爸/媽媽/朋友/伴侶表達情緒,因為我很怕他們會評價我、不接納我。」當他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對方分享,卻意外發現對方的回應比預期中來得好。
閱讀更多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當你們不再看見我的時候,孩子,我卻從不曾離去。早晨,陽光照進你的門窗,你是否感到溫暖?孩子,我就在你的身旁。日落時,微風拂過樹梢,在沙沙作響的枝葉聲中,孩子,你可聽到風中夾雜著我的言語?夜深時刻,當清涼的月光從門縫滲入,那時我正躡手躡腳,深情的凝視著你,我的孩子,縱然你從此不再看見我,我卻從來不曾離去。
閱讀更多
2019-09-11
愛心理
你內心真正的想法並沒有被自己、被他人聽到。你怪完了對方,除了關係變得惡劣、別人與你保持更遠的距離,你以為別人真的減少講那些你不喜歡的內容、不再寫那些你不喜歡的文字,實際上,大家只是選擇把你「封鎖」,避免無緣無故又被你遷怒而已。
閱讀更多
2019-09-09
江珈瑋
在我們的心中也許都有這樣的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是否還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是單純地想念著他,這樣的想念情緒,對成人、兒童都是一樣的心理,我們都希望那個被想念的人,知道我們不會忘記他。
閱讀更多
2019-08-21
楊雅馨
怎麼又有白髮!白髮也許是智慧的象徵,但更多時候是一種「催老」的暗號,雖說基因決定黑色素細胞功能退化的速度,透過一些方法,還是可以延緩白髮滋長。
閱讀更多
2019-08-21
愛長照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閱讀更多
2019-08-08
大人的孩子氣
人過了五十歲,就要更加鍛鍊自己面對孤獨的能力、要學會獨處,是我常常放在嘴上的話。畢竟到這個年紀之後,很多人的孩子長大了,開始步入空巢期,整天對孩子噓寒問暖或是行為指導,難免讓孩子生厭。倘若未婚,多少也會明白有一天可能孤獨老去。
閱讀更多
2019-08-05
愛長照
20210402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2發生嚴重出軌事件,造成51人死亡、至少178人受傷送醫。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個個家庭痛失至親,悲痛不已。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面對悲傷,生者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周邊的朋友又該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場難關?----------------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