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林芷揚
黃小姐(化名)年前因高燒、咳嗽、全身痠痛,在診所篩檢為B型流感,服用克流感藥物後仍然咳嗽不止,於是轉往醫院就醫。感染科醫師依慣例,詢問發燒病人的旅遊史及群聚狀況,黃小姐突然眼眶泛淚,原來是她65歲的父親這禮拜也突然出現一樣的症狀。即使黃小姐當天立刻帶父親就醫、服用流感藥物,沒想到再隔天,父親卻還是因為呼吸困難住進了加護病房,醫師發佈病危通知。黃小姐很難過地說「自從被診斷流感之後,我都在房間自主隔離,為什麼父親還是會得到流感?」
閱讀更多
2020-02-26
華人健康網
抽菸、嚼檳榔、愛飲酒?致癌三寶不離身,小心癌細胞愛找上你!現年56歲的李姓茶農為了務農提神,40年來香菸、檳榔、酒精不離身,導致胃潰瘍、吐血及腹痛接連而來;2年前經胃鏡檢查發現罹患早期下咽癌,雖透過化療和放療後痊癒,但沒想到日前回診追蹤又發現早期食道癌上身!所幸發現得早,醫療團隊採取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SD)治療後沒有復發跡象,但也提醒患者「真的要戒掉致癌三寶了」。
閱讀更多
2020-02-26
NOW健康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不斷發現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同時因為傳染性高,病毒在環境下推估能存在數天,台灣陸續傳出家庭群聚案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24)日公開提醒,居家環境與個人清潔可以大幅降低接觸感染風險,勤洗手、戴口罩、規律清潔環境,可以降低家庭感染率至20%以下。
閱讀更多
2020-02-26
生活i健康
肺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名,更勝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病變等。到底肺炎有多可怕?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迅速延燒全球,嚴重程度不下2003年那場世人難忘的SARS(嚴重急性 呼吸道 症候群);經證實,武漢肺炎病原體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兩者雖相近但致病表現並不完全相同,如今已定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隨著疫情的延燒,從一開始的完全不了解,到現在由醫界與科學家抽絲剝繭,慢慢露出治療曙光。曾於2003年參與第一線抗SARS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形容,新型病毒就像人類面對戰爭的迷霧( Fog of War)一般,對敵人愈了解,才能有效遏止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播感染,「台灣的防疫與醫療實力足夠,民眾不需過度擔心。」
閱讀更多
2020-02-25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下午,公布國內第31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日前公布北部家庭群聚80多歲老先生(案27)的孫子,二月曾兩度至醫院探望案27,但並沒有出現疑似症狀,直到進行接觸者採檢,才於今日確診,已收治醫院隔離觀察。
閱讀更多
2020-02-25
陳婉箐
寒氣會影響體溫,尤其冷空氣挾帶風勢,對人體的威脅更大;除了外在風寒影響,常喝冷飲、吃生冷食物,也會讓口腔及 呼吸道 直接接觸寒氣,誘發氣喘、咳嗽、過敏等 呼吸道 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2-24
韋恩的食農生活
自從前文酒精與漂白水抗病毒的正確使用方法介紹了如何使用化學消毒成分與酒精消毒後,陸續有朋友問我使用一些市面上的清潔用次氯酸、臭氧電解水如何。 而且很多廠商藉由這一波疫情大推自家產品,有些廠商說法未免過當,對於次氯酸、臭氧電解水正確的使用方法沒有做到正確告知。 因為之前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所以我整理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閱讀更多
2020-02-19
HEHO健康網
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世界死亡人數已經超過SARS,而台灣也已經有18例確診案例。而傳出130例確診案例的郵輪鑽石公主號,也傳出在1月31日有遊客下船觀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緊急要當天有可能接觸到患者的人要在家「自主健康管理14天」。但隔離、檢疫的標準不斷升高,到底要怎麼進行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感覺起來非常複雜,但其實只要把握幾個重點,就可以確切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2-18
林芷揚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每當出現確診個案時都會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許多民眾也因此對負壓隔離病房相當好奇,不清楚與一般病房有何差異,也因不熟悉而認為負壓隔離病房似乎很可怕。一名媒體攝影師平日旅居中國珠海,過年返台時,因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被判定為疑似個案,住進衛福部彰化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72小時後才排除感染出院。他今日分享自身經驗表示,負壓隔離病房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恐怖,且醫療人員為了防疫非常辛苦,呼籲國人相信台灣的醫療體系品質。
閱讀更多
21/ 30
第 2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