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啟示

顯示第 101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9

灰塵和黴菌會縮短壽命!2例子啟示:住家雜物過多、疏於打掃的人,大都很容易感冒

tCol 2021-02-23

古堅純子

灰塵和黴菌會縮短壽命!2例子 啟示 :住家雜物過多、疏於打掃的人,大都很容易感冒

塞滿物品的住家,基本上都缺乏徹底清掃。若沒有定期打掃,灰塵與黴菌很可能成為縮短壽命的原因。

閱讀更多

百貨公司清潔工打掃17年,一生省吃儉用住33萬老屋,92歲去世留下2億多,他是怎麼做到的?

tCol 2021-02-22

摩根.豪瑟

百貨公司清潔工打掃17年,一生省吃儉用住33萬老屋,92歲去世留下2億多,他是怎麼做到的?

2014年有281萬3503人死亡,在這些人中,只有不到4千人的淨資產超過800萬美元(約合台幣2.2億元),而羅納.瑞德正是其中之一。

閱讀更多

玉山金殖利率7%、兆豐金僅5%,他手握500張兆豐金:一個理由,我不存玉山金

tCol 2021-02-17

風傳媒 / 陳安琪、林彥呈

玉山金殖利率7%、兆豐金僅5%,他手握500張兆豐金:一個理由,我不存玉山金

全球金融業從疫情爆發以來,普遍節衣縮食,既不配息也不買回庫藏股。對照之下,台灣金融業仍然穩健配息,顯然成為特例。我們專訪本業擔任IT工程師的投資人大俠武林0050,他主張,長期持有兆豐金,把股息再投資,是台灣散戶長期在市場勝出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專訪整理:

閱讀更多

台積電是第三人生最該買的嗎?2條投資金律啟示:用力賺不如樂活賺,才能真正輕鬆花

tCol 2021-02-0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台積電是第三人生最該買的嗎?2條投資金律 啟示 :用力賺不如樂活賺,才能真正輕鬆花

從去年11月開始,台股一路上漲,最大的功臣絕對是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在起漲時買進台積電,如今肯定是一件值得開心、甚至炫耀的事。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想談「現在該不該買?」或是「什麼價位才可以買?」而是想探討「台積電是第三人生最應該投資的股票嗎?」

閱讀更多

帶你幸福吃》連日本天皇都愛的韓國味!單點加價99元,6-8種韓國家常菜吃到飽

tCol 2021-02-01

工商 姚舜

帶你幸福吃》連日本天皇都愛的韓國味!單點加價99元,6-8種韓國家常菜吃到飽

搶攻台灣哈韓美食商機,日本最大的韓國家庭料理連鎖餐廳「SAIKABO」已被大展國際餐飲正式引進台灣,開在南港Global Mall的台灣第一家「SAIKABO」並於2020年12月正式開幕,這是「SAIKABO」在日本以外的第一家海外店。

閱讀更多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養成4種生活態度,就能預防腦退化、享受美好老後人生

tCol 2021-01-29

偉文隨筆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養成4種生活態度,就能預防腦退化、享受美好老後人生

阿茲海默症是在一百多年前發現的,所以西蒙波娃在五十年前寫這本書時已經對失智症有基本的了解,也描述了很多疾病進展的狀況。

閱讀更多

其他兒子的血汗錢,卻拿給長子揮霍!爺爺給我的啟示:啃老從開始就註定是悲劇

tCol 2021-01-29

賴雷娜, 孫羽柔

其他兒子的血汗錢,卻拿給長子揮霍!爺爺給我的 啟示 :啃老從開始就註定是悲劇

當包容沒有底線,就不再是關愛;給予沒有節制,就不再是灌溉。

閱讀更多

偷看「有錢人的冰箱」赫然發現一個共通點…快把附身在我們身上的8個窮神掃地出門

tCol 2021-01-25

藤川 太

偷看「有錢人的冰箱」赫然發現一個共通點…快把附身在我們身上的8個窮神掃地出門

作者藤川太為日本的財務規劃顧問,在執業的過程中,幫助了許多家庭改善家計。他藉由本書歸納了許多有錢富翁的習慣、對金錢的想法及用錢方式,並期望閱讀本書的讀者,都可以學習有錢富翁的思維模式,檢視自己的生活,打破就有的錯誤觀念,走上通往富裕生活的道路。

閱讀更多

農曆年掃除才發現,89歲媽媽竟有50張台積電!10年前買到忘記、突然獲利2千多萬的啟示

tCol 2021-01-20

畢德歐夫

農曆年掃除才發現,89歲媽媽竟有50張台積電!10年前買到忘記、突然獲利2千多萬的 啟示

有位好友,住在中正區,母親已經88歲還89歲,記憶力嚴重衰退,算是老年癡呆症了,3年前農曆年打掃,好友才發現原來母親還有一些股票,從來都不知道,因為媽媽也忘了沒說,其中一筆是台積電50張...

閱讀更多

77歲學作畫,她在紐約辦個展!4例子啟示:生命每時期都年輕,永遠沒有最晚的開始

tCol 2020-12-18

王浩一

77歲學作畫,她在紐約辦個展!4例子 啟示 :生命每時期都年輕,永遠沒有最晚的開始

初老族主動尋求新生活的可能性,有人開始規劃未竟夢想、旅行休閒、繼續進修、回饋社會、挑戰自我等等。他們也開始意識到「怎麼讓自己過得幸福」的這件事。開始思考了,然後呢,怎麼做?社會學家建議:

閱讀更多